1、胰岛素和 C 肽是什么?
胰岛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由 α、β 两条肽链构成,两条肽链之间由两个二硫键连接。胰岛素在胰岛 β 细胞功能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C 肽是由 31 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在胰岛素前体分子(即胰岛素原)中连接胰岛素的 α、β 链。
图 1 胰岛素原的结构(显示 c 肽和胰岛素的 α、β 链)
胰岛素原可分解产生相等摩尔量的胰岛素和 C 肽,经胰岛 β 细胞分泌颗粒分泌后进入血液循环参与糖代谢。
胰岛素 / C 肽释放试验是指患者定量口服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 β 细胞释放胰岛素 / C 肽,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不同时间点(比如服糖水后 0.5 小时、1 小时、2 小时、3 小时)的血浆胰岛素 / C 肽水平,来了解胰 β 细胞的储备功能。
2、胰岛素和 C 肽释放试验的临床意义
1、评估胰岛 β 细胞功能
评估胰岛 β 细胞功能是糖尿病诊断分型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临床中评估 β 细胞功能时,C 肽通常优先于胰岛素检测。C 肽具有不被肝脏破坏,不受外源性胰岛素、胰岛素原、胰岛素抗体等的影响,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20~30 min vs. 3~5 min)等优点。
因此,测定 C 肽水平更能准确地反映胰岛 β 细胞功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推荐使用 C 肽测定,因为外源性胰岛素会干扰胰岛素的检测结果,不能准确反映自身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即使在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外周 C 肽水平也比外周胰岛素测量更准确地反映内源性的胰岛素分泌。生理情况下 C 肽主要是有肾脏排泄,因此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C 肽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1)不同人群胰岛素及 C 肽分泌特点如下:
❶ 正常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峰值可达空腹值的 5~10 倍,C 肽峰值可达空腹值的 5~6 倍,3~4 h 逐渐恢复至空腹水平。
❷ 1 型糖尿病(T1DM):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显著升高,胰岛素和 C 肽水平无明显上升,常是无峰低平曲线。
❸ 2 型糖尿病(T2DM):早期多数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上升缓慢,峰值延迟至 1~2 h,3~4 h 胰岛素和 C 肽仍不能回落至空腹水平。
❹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胰岛素和 C 肽释放曲线介于 T1DM 和 T2DM 之间,胰岛 β 细胞功能常在起病数年内快速衰退。
图 2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动态试验
(2)C 肽用于胰岛功能判断标准
虽然目前缺乏公认的判断截点值,但 2022 年《糖尿病分型诊断及中国专家共识》指出:
❶ 刺激后 C 肽 < 0.2 nmol/L 提示胰岛功能较差;
❷ 刺激后 C 肽 < 0.6 nmol/L 提示胰岛功能受损,应警惕 T1DM 或影响胰岛发育及分泌的单基因糖尿病可能;
❸ 刺激后 C 肽 ≥ 0.6 nmol/L 提示胰岛功能尚可,诊断 T2DM 可能性大。
2、胰岛素水平反应胰岛素抵抗程度
胰岛素剂量、血浆或血清胰岛素水平可用于胰岛素抵抗的评估及 T2DM 胰岛素抵抗的分级。
一般胰岛素抵抗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为 20~70 mU/L(1 mU/L=6.00 p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峰值为 150~350 mU/L,胰岛素剂量为 1~2 U・kg-1・d-1,日胰岛素总量 < 200 U;
严重胰岛素抵抗的空腹胰岛素水平 > 70 mU/L,OGTT 胰岛素峰值 > 350 mU/L,胰岛素剂量为 2~3 U・kg-1・d-1,日胰岛素总量为 200~300 U;
极度胰岛素抵抗的空腹胰岛素水平 > 70 mU/L,OGTT 胰岛素峰值 > 350 mU/L,胰岛素剂量 > 3 U・kg-1・d-1,日胰岛素总量 > 300 U。
空腹血胰岛素 > 30 mU/L 可以作为遗传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和 B 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之一。
注意:临床上怀疑由胰岛素抗体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时,最好能检测血浆游离胰岛素和总胰岛素水平,因为血中胰岛素抗体可能会严重干扰临床常规采用的胰岛素免疫测定方法(尤其是双抗体夹心免疫测定)的检测结果。
3、C 肽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基础血清 C 肽水平是确定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的适当时机的评判指标之一。C 肽有助于识别具有足够 β 细胞功能的胰岛素治疗患者,可以采用其他降糖治疗方案替代胰岛素。早期研究证实,受刺激的 C 肽< 0.2 nmol/L 的患者通常需要胰岛素治疗。
4、C 肽有助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治疗管理
根据 2020 年国际专家组共识,在 LADA 的管理中,推荐使用 C 肽水平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
❶ C 肽水平 < 0.3 nmol/L:推荐使用 T1DM 多种胰岛素治疗方案。
❷ C 肽水平 ≥ 0.3 和 ≤ 0.7 nmol/L:由专家组定义为「灰色区域」,建议使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的 T2DM 治疗方案,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 β 细胞功能恶化的降血糖药物。
❸ C 肽水平 > 0.7 nmol/L 者,建议参考 ADA/EASD 的 T2DM 管理路径,但应密切监测 β 细胞功能变化,每 6 个月或血糖控制情况恶化时,应重新测量 C 肽水平;此类患者中可能有部分是 T2DM 患者,是由于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结果被误诊为 LADA。
图 3 不同 C 肽水平的 LADA 患者降糖药物的算法
5、预测 2 型糖尿病的发展及评估患者状况
胰岛 β 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是 T2DM 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C 肽的分泌受到胰岛功能的调控,可以作为评估胰岛功能的指标。据报道,T2DM 患者血清 C 肽随着血糖水平升高而逐渐降低,随着病情的延长水平会相对下降。
胰岛 β 细胞在相对短期内接触到高浓度葡萄糖,会出现可逆性功能缺陷,而长期接触后,改变就会成为不可逆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但使早期 T2DM 患者的 β 细胞分泌功能获得改善,甚至胰岛素分泌功能也能部分恢复。因此,T2DM 患者早做胰岛素、C肽素释放试验,早发现胰岛细胞损伤程度,尽可能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3、胰岛素和 C 肽下降就一定是 β 细胞衰竭吗?
答:不一定!
1、胰岛素水平可受多种因素干扰:标本溶血、抗胰岛素抗体、进行胰岛素制剂治疗等。溶血可以导致血清胰岛素检测水平偏低,红细胞中含有胰岛素降解酶,红细胞膜破裂时胰岛素降解酶被释放入血清,特异高效地分解胰岛素。胰岛素的检测浓度随着溶血程度增加而降低。溶血对 C 肽的影响较小。
2、血糖水平对 C 肽有较大影响,过低或过高血糖均会抑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导致 C 肽测值偏低而低估患者胰岛功能,一般应将血糖控制在 5~10 mmol/L 再进行 C 肽检测。
3、另外,C 肽水平还可随病程进展变化,应注意随访,必要时可重复检测。
因此,单次的胰岛素和 C 肽下降不一定是 β 细胞衰竭,切勿按单次结果轻易对胰岛功能下定论。
4、其他的影响因素
1、标本送检时间
据研究表明,乙二胺四乙酸钾(EDTA)(而不是更常用的血清凝胶管)中采集并使用现代免疫测定分析仪测量的全血中的 C 肽,可以在室温下稳定至少 24 小时;相反,血清凝胶或普通采血管中的 C 肽稳定 6 小时,但在 24 小时时明显降解。
2、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对 C 肽水平需要谨慎解读。大约一半的 C 肽被肾脏清除,其中大部分通过肾小管周围摄取降解,约 5% 产生的 C 肽在尿液中排泄。因此,在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下,血液中 C 肽的水平可能会假性升高。
科学审核
副主任医师 田建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澳鸟-全球资讯平台 » 胰岛素、C 肽释放试验如何正确解读?牢记这 8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