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2021年9月19日,《草样年华》改编的电影《我的青春有个你》正式上映,距离2004年小说正式出版,已过去17年有余。
这套曾经风靡校园的国民青春小说,全书四部创下两百万册以上销量,被誉为80后的青春纪念册,也让作者孙睿一炮而红,迅速跻身五大偶像作家行列。
图书策划人沈浩波曾这样评价,与很多青春作者相比,孙睿的文学准备更为充分,作为一个北京孩子,他完全继承了京味作家幽默洒脱的文风,他的小说有着王朔式的幽默,却没有王朔的油滑。
如今,17年过去,孙睿已过不惑之年,他如何通过影像和文字回望青春?当80后已不再年轻,曾经的“草样年华”又将如何安放?
孙睿接受1905电影网专访 |
“一波三折”
“从《草样年华》2004年出版,就一直有人想拍,但我一直有个原则:要自己来做。”聊起《草样年华》的影视化历程,孙睿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2010年前后,孙睿曾计划将其拍成电视剧,但囿于当时的市场缺少青春题材剧集的成功先例,投资人最终望而却步。
2013年,电影市场掀起了青春片的热潮,也让《草样年华》顺势浮出水面。立项、剧本、摄影、监制都曾一度到位,却因为主演档期问题,拖延了开机日期,也错过了青春片最火热的市场。
历经十年辗转,电影版《草样年华》再次立项,并改名《我的青春有个你》终于与观众见面,孙睿也从三十而立迈入了不惑之年。
这段漫长的等待在他看来未必是蹉跎,也给予他重新审视和打磨剧本的机会。
就像10年前,面对媒体,孙睿曾喊出“将《草样年华》拍成80后史诗”,现在看来多少有些年少轻狂。
“幸亏那时候没拍,你觉得把整个人生都拍进来了,但其实是特别有限的东西。那时候最大的80后才30岁,还不足以拍什么史诗。”
《草样年华》的剧本反反复复修改了多稿,以不同年龄审视人物的情感世界和成长空间,孙睿总会生发出不同的感悟。
“三十岁出头的时候,还是青春期尾巴的感觉,还想拍一些在学校里调皮捣蛋的事情,但三十六七岁时,你会觉得那个东西笑笑就完了,没有更多价值,就像写文章爱用形容词渲染,但最后发现形容词就是形容词,它不是内容。你就会想把这些修饰的东西拨开,回归最质朴的叙事底层,把人物做好,把故事做好。人活着本身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80后永远年轻"
从20万字的小说文本到3万字的电影剧本,孙睿在取舍时选择以男、女主人公邱飞与周舟的“爱情”为主线。
“每个人上大学的时候都会想我可以谈恋爱了,这是冲击力最强,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孙睿说。
在他看来,邱飞是很多80后男生的缩影,单纯可爱,为爱情冲动不计后果,也有些大男子主义,带着80后独有的爱情观:“我可以牺牲自己,为你挡子弹,邱飞就是这样一个人。”
与小说的男性视角不同,电影选择从中年周舟的角度,回望这段青涩的校园恋情,重新感悟曾经的错过和遗憾,“当时多说一句或者多问一句,两人把自尊都放下来,多沟通一下,可能就不会因为少年倔强而再也不见面了。”
在《草样年华》最后,孙睿这样描写初入职场的邱飞:“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为此我失去了青春的四年时光。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愤怒,又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愤世嫉俗,又学会了麻木。”
电影中,这份“社会化”的无奈似乎也凝聚在人到中年的周舟身上,孙睿这样解读:“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多年了,她知道社会是什么样,人性是什么样。她不会欺负人,也不会再忍气吞声被人欺负了。或者说她身上有很多东西是她曾经排斥的,她不知不觉成为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
很多人说,《草样年华》是80后的青春纪念册。书里写到的暖壶、饭票、打口磁带、老狼、郑钧、许巍,都曾是一代人的时代记忆。
到了电影里,这些也成了背景中俯拾皆是的时代符号,美术道具组专门找来了当年的瑞丽杂志、BP机、面的、柯尼卡半自动相机等,营造出世纪之交北京高校的年代氛围。
但孙睿坦言,《我的青春有个你》并非主打视觉怀旧元素的青春片,他还是想让观众将注意力聚焦在人物和情感之上。
一个个老物件背后凝结的是80后独有的精气神,“在我20岁左右的时候,觉得80后是特别时髦的,从小就能接触全世界的东西,站在知识的前沿。那时候互联网也有了,所有新鲜的东西都落在80后身上了,就觉得80后应该掌控这个世界,同时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文学成就了80后”
“写小说是为了找工作。”回忆起创作《草样年华》的缘由,孙睿给出了意料之外的答案。
小说里的邱飞曾经满怀期待成为杂志社的一员,现实中的孙睿也一度把“记者”作为首选职业,“我喜欢看球,就想做足球记者跟着球队到处跑,80后的理想就是这样。”
无奈孙睿本科学的是工科,找文字类的工作过不去简历关。于是他就想到:写本小说证明自己。
“刚开始写的时候不知道能写多少,也没觉得难,那时候是写在纸上的,还花了一千多块钱找人打印出来,拷到3.5寸软盘里,就拿着那个去找工作。”
工科生的记者梦并不顺遂,大学毕业,工作没找到,小说没出版,还碰上了“非典”。宅在家的时间里,孙睿“跟风”把小说发到了网上,没想到连续8周排名点击量第一,还被当时还是书商的沈浩波看中,付梓印刷。
凭借幽默洒脱的文风,对大学生活的细腻描绘和犀利思考,《草样年华》大受读者热捧,频频加印,也让孙睿一跃跻身当时的偶像作家之列。
孙睿坦言,出书、成名,原本都不在人生的计划内,“当时就是想写完了找工作、上班,就这么点事,结果没想到能不停地加印,更没想到近20年后这本书还能被议论...但面对这些的时候,我想的是下一本书更得把内容弄好了,才对得起这些人。北京人还是比较要面子,卖书既然是你立身的职业,就得把手艺弄好了,不能砸自己的招牌。”
对于突然而至的名利,孙睿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知。他深知,《草样年华》的起飞是因为站在了当年青春文学的风口上。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命。80后这个概念成立就是因为有文学,文学成就了80后,80后也成就了文学。80后虽然没有在文学内容上有多大的成就,但他们让文学能一直被关注着。读书曾经是一部分中国人的主要生活。不像现在,文学被冷漠了。”
“不想当作家的编剧不是好导演”
2006年,《草样年华2》仍在热卖畅销书之列,孙睿却转头走进北京电影学院,攻读导演专业硕士,导师是知名的第五代导演田壮壮。
“不想当作家的编剧不是好导演”也成了他一直以来的微博签名。
孙睿曾在采访中说,研究生的生活“治”好了他的学校恐惧症,“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我没有一天觉得上学时快乐的,后来研究生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学的东西,进校门不用再硬着头皮了。”
学习电影乐趣无穷,拍电影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毕业十几年来,孙睿曾担任《我是你儿子》《一步之遥》等的编剧工作,但参与的影视作品总量并不多。
在他看来,电影剧本与小说文本是两种“内容”,不能按照写小说的工作方式去创作剧本。
仅从表达上而言,文字创作自由度更高,不需要成本就能带人“走得很深”,而电影是需要成本的。归根结底,剧本只是电影商品生产线上的一环,“你可以有自我表达,但还是要回归到它的基因里,就是要符合市场的需求。”
曾几何时,青春片的市场热潮带动了青春文学在大银幕的“复兴”,也让不少作家顺势跨界影视。面对这股风潮,身处其中的孙睿有自己冷静的思考:跟流量明星变现类似,作家跨界依靠的也是“流量”,投资人看中的是曾经的书迷有多少能转化成电影的观众。
然而,就像空有流量的泡沫一定会破碎,电影创作最终还是要回到内容本身上来。这也是青春文学改编的青春片口碑频频遇冷的症结。
孙睿坦言,青春文学“不好看”,是因为“比例”不够真实,“我喜欢看有质感的东西,生活里各项东西的比例是正常的,情感占多少,家庭占多少,但有些青春文学,把某一项比例拉得特别大,人物就不真实了,好像他除了恋爱就不干别的,他出生在单亲家庭就要背负一生等等,我还是愿意看立体的人物。”
无论写小说还是拍电影,这份“质感”与“真实”都是孙睿的坚持。在《我的青春有个你》之后,他还在酝酿将自己的多部小说搬上大银幕,包括去年出版的《背光而生》,“会拍成生活比例正常,有质感的现实主义电影。”
20岁出头,孙睿写下《草样年华》,纪念恣意张扬的学生时代;30岁关口,抓住青春的尾巴,他用一部《跟谁较劲》,寻找着与世界和解的方式。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孙睿,终于可以“站在青春外看青春”,坦然地说出,自己已不再年轻。
采访中,他用手在空中画出“社会的车轮”,原来80后站在顶端,迎着九十点钟的太阳,现在已经快被岁月卷进了车底,最终总会退场远去,留下一道斑驳的辙印。
这道属于“80后”的印记,也许就是文学。就像孙睿近期在一套“80后”丛书的后记里写:“时间没有放过任何一代人,但好在有文学让我们保持尊严。”
聊着聊着,孙睿想起一句当年王朔说过的话,“你们80后牛什么呀,谁没年轻过呀,你们老过吗?”
“当时觉得是欺负人,现在我特别明白这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