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峰爆》正式上映,为2021年中秋档打响了第一炮。
一次难得的机会下,导演李骏了解到铁道兵的历史,在深挖这群平凡英雄故事之后,他意识到,铁道兵们的精神值得用一部电影去传达。
思来想去,李骏继续以自己擅长的商业类型片方式打开这个项目,并最终以灾难片的形式作为《峰爆》的支点。
想法很好,但实操非常难。灾难片的“难”不仅是在剧本创作上,追求戏剧化的同时,仍保持现实意义,而且在视效方面上,有更加严苛的要求,“要用特效让大家置身在没有经历的事件中。”
于李骏自身而言,过往很少看中国制造的纯正灾难片,更多是像《流浪地球》这种“灾难+”的影视作品。这同样是中国灾难电影的困境。
事实上,中国电影市场中,并不缺和灾难题材相关的作品。
本世纪初,就曾诞生了《紧急迫降》等脍炙人口的优质作品;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进展速度的加快,近十年更是诞生了《烈火英雄》《中国机长》等展示“中国式救援”的影片,并均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为更好了解中国灾难电影创作,1905电影网、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M大数据共同发布《高口碑精品化——近十年灾难片市场观察》,对中国市场中灾难片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分析。
灾难题材电影“少而精”
改编“真实事件”成风向标
2012年至2021年8月底,中国电影市场上映含有灾难题材的影片共计51部,共累计获得超186亿票房成绩。在51部影片中,国产片为22部,自2019年起,国产灾难题材作品的年产量超过或持平于引进片。
虽然在数量上仍有差距,但国产片的票房收益占比超65%。可见,国产片的劲头不容小觑。
《峰爆》之所以反复提及“灾难片”概念,很大程度上在于近十年中国上映的灾难片中,完全突出灾难本身的作品较少,更多的作品是在实现“灾难+”的多元融合。
相比较《环太平洋》《侏罗纪世界》《哥斯拉2:怪兽之王》等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天马行空,中国灾难电影的创作多数以真实事件改编,讲述抗灾、救灾过程中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
在中国电影人的镜头下,越来越多的平凡英雄和逆行者被观众铭记,这类救援题材的灾难片多达7部,票房累计超65.15亿。
《烈火英雄》《救火英雄》《逃出生天》的消防员群体、《中国医生》的医护人员、《中国机长》的民航工作者均在影片上映之后,或多或少都引起了观众的共情,并引发社会共振。
很显然,这类灾难片已经成为当下以及电影人未来长时间创作的主要方向。这类影片深耕中国社会实情,从小事出发,展望大国风范。除了刚上映的《峰爆》之后,杜江主演的《惊天救援》、欧豪主演的《绝地追击》,以及甄子丹主演的《搜救》,从目前曝光的剧情梗概来看,均属该范畴。
中国观众一直是追求强情感表达的群体。因此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偏人物情感的灾难片多是电影人创作的重点。《南极之恋》《太平轮》在内的多部影片亦是如此,这类影片通常以灾难作为切口,去探索事件中心人物生存时所有的情感共鸣。
这类影片多展现细腻情感,使得影片类型化特征较弱,进而直接导致上映时的市场体量较小。即便是《太平轮》这样强卡司阵容的影片,依旧很难让观众找到情感动机,进而无法刺激后续的观影欲。
除此之外,动作冒险也是灾难片融合的常见元素。这类影片侧重强情节、快节奏,虽然上映前期票房不错,但这种灾难片在故事处理上,时常捉襟见肘,又或者无法将惊险场面与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进行有机平衡。
最终,这类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容易呈现断崖式下跌。《冰峰暴》《天·火》在内的5部电影便是如此。
当然,在众多灾难片的创作中,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灾难片异军突起,有机会弯道超车。市面上多数说《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而回顾海外科幻电影,被观众奉为经典的《2012》《后天》《星际穿越》等作品,均是含有灾难元素的电影作品。
不少作者在创作科幻题材的作品时,多数会对未来世界进行猜想,甚至是对当下做出警示,而这类“警示”最终多数是以灾难呈现在了作品中。
随着社会对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鼓励,未来有越来越多机会看到“灾难+科幻”的电影出现,张小北执导的《拓星者》、导演李阳新作《从21世纪安全撤离》,以及即将开拍的《流浪地球2》,均有机会成为爆款。
灾难电影成“灾难”?
作品口碑两极分化
电影《峰爆》于上周进行了电影之后,分别在淘票票和猫眼开出了9.4和9.5的高分,可见,这部影片是实打实的出彩。
放眼中国电影市场,近十年上映的灾难片口碑整体较高,评分在6分以上占比超70%,6-7.5分的影片22部,7.5分以上12部。但不能忽略的是,2018年之前,高口碑的国产灾难片数量较少,部分影片表现差强人意,甚至是电影院中的“灾难”。
2019年,一切都出现了转机。
以《烈火英雄》《中国机长》为代表的国产灾难片涌出,在类型上结合了动作、科幻等强元素,并将更精良的制作与文化内核进行巧妙融合,很快就抓住了中国观众的眼睛和情绪,并带动了整体中国灾难电影的口碑质量。
这种提升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正如前文所说,灾难片同科幻片一样,非常依赖特效对灾难环境的复原。而在特效环境里,“造假”容易,“造真”更难,这也导致过去不少灾难电影创作中,容易遇到困难。
正如李骏在采访中提到的,为了更好的展现《峰爆》中的山体内容,几乎所有场景都是实景拍摄,更是为此搭建了一座小镇。当然,实景是一部分,电影在后期完成中,依旧需要特效的帮助,“实际上,在每一个实景里都有其他的特效的加入,它是一种结合。”
这种结合恰好是当下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证明。付出和回报都是相应的,随着在制作上越来越讲究,灾难片的票房成绩也越来越漂亮,票房在10亿以上的影片中,国产电影占比较大——《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烈火英雄》《中国医生》,均是近三年的电影作品,而这些作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故事”。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票房在5000万以下的灾难片仍占比较高,甚至像《萨利机长》《勇往直前》有着较强口碑基础的作品,最终票房也并不理想。在这种两极化的市场表现下,也进一步刺激了宣传、发行在内的从业者,如何对灾难题材的精品电影进行二次包装,吸引更多的观众买单。
电影《峰爆》必然不是开始,但它有机会成为灾难电影的一个坐标,不管是从电影创作的工业化角度,还是后续在面对市场时的态度,都值得复盘它是如何在激流勇进的中秋档中,占据自己的独家位置,成为档期里“想看指数”最高的影片。
当然,我们更期盼,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用更多高口碑、精品化的灾难影片传播中国有意愿、有情怀、有能力担当人类命运的声音。
附录:2012-2021中国上映的灾难片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