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来
众所周知,医生的职称晋升,不仅科研要「卷」,还有门诊量指标、基层服务或院前急救要求等等。
但晋升是否只能过这一座独木桥?协和玩出了新花样。
10 月 19 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记者问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人才培养与激励举措,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介绍了协和的职称评聘改革试点:
「改革职称评聘制度,试点医师类职称增设了医疗型、教学型、医教研复合型岗位。我们也开展了科研人员自主评审,使职称晋升的通道越来越宽,医师的职业前景也更加多样。」[1]
图源:参考资料 1
分类评职称,减少临床工作量成为可能
据协和医院官网显示,协和的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多赛道」参与考核。具体而言,分为「纯临床型」「临床教学型(D+E)」和「临床科研型(D+R)」三种。
「纯临床型」的考核体系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科研。在这条赛道的考核标准里,临床能力、临床工作量、临床质量、临床服务四个维度是考核的重点,同时,也要对科研教学业绩进行考评。
「临床教学型(D+E)」和「临床科研型(D+R)」则允许临床工作减量,侧重评价教学业绩成果以及科研能力成果。[2]
根据国家规定,临床工作量,以当前职称受聘时长和量化的晋升工作量为硬性指标,比如,晋升副高需要 400 单元门诊量。此外,病案、绩效考核、工作时间、成果代表作等也是晋升的评审依据。[3]
由此可见,医生的职称晋升关系多项指标,而分类评职称或许带来多条路子,不用去「挤一根独木桥」。这一思路在今年初北京市发布的职称制度改革相关文件中也有体现。今年 3 月,北京市人社局和市卫健委发布《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其中指出:
对于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临床为主和科研为主进行分类评价:以临床为主的,重点评价其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以科研为主的,重点评价其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等能力和专业贡献。
此外,北京市的职称改革还要求完善跨系列晋升。比如,一名临床医学博士可以先走科研序列职称,按规申报副研究员职称(副高级),在聘主治(中级职称)满 5 年之后,再申报副主任医师。[4]
四川华西、上海交大也曾试水
除了协和,过去也有医院做出过类似探索,在人事管理中适当区分临床、科研等岗位。
在 2018 年的一场公开论坛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华西近年来就有纯靠临床水平晋升高级职称的医生,「我们没要求任何文章、任何课题,因为他们的临床优势技能,也就是 CMI 值突出、过硬」。
图源:参考资料 5
李为民介绍,华西医院的职称评定近年对医疗工作有重点要求,「担任亚专科学术带头人,亚专业标志性手术或操作国内领先,优质高效完成医疗任务;外科性质科室每年 RBRVS 值在本亚专业排名第一,内科性质科室每年 CMI 值在本亚专业排名第一;培养与优势技术相关标志性手术或操作人才原则上不少于 3 人等指标符合后,不需 SCI 论文就可以晋升主任医师。」[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则是提出了「研究型医师」计划,在 2015~2020 年间遴选培养 100 名临床医学研究型医师。不过,这项计划并未与职称晋升挂钩,主要是在待遇方面给有研究需求的人才提供了空间。
据其人事处官网介绍,「研究型医师」的申报面向副高级以上职称,要求从事临床工作 10 年以上,不担任医院行政岗位职务(不含科主任)。
聘为研究型医师后,医生可获得 10 万/年的额外岗位津贴,由医学院发放。此外,医学院还为研究型医师配套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 50 万,各附属医院需要提供按照 1:1 比例配套。[6]
而和「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培养思路相对的是,一线医生更期待详细、量化的岗位分类评审方案。据协和临床一线医生反馈,对于三种岗位的划分标准「不太了解」,认为如果只是似是而非地给出新概念,那么大家还是会想「每条路都尝试一下的」,最终会更加「卷」。
在丁香园社区,有网友分享了同学的经历:因为担心职称改革将课题要求纳入其中,今年科室 9 个人都申请了课题,8 个中选。并将此场景形容为「腥风血雨的晋升之路」。
丁香园社区截图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医生李双(化名)表示:「除非你想做研究员,完全不干临床,就可以只做科研,但应该不可以在临床上完全不做科研,晋升会有阻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澳鸟-全球资讯平台 » 临床、科研医生分开评职称?协和华西已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