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谈到民营经济的发展时,他特别提到了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所创造的“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在全世界的眼球都汇聚在此之时,李强总理特意点出“四千”精神,足见其分量之重。
那么,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今天,再提“四千”精神,深意何在?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源:新华社
一
有人说,精神看不见、摸不着,有点虚。实际上,精神力量是思想、文化、信念、志向、气魄等要素的组合,任何一种精神形成的背后,都凝结着经验、智慧、信心和优势。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法国学者佩雷斯特就指出,“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回溯改革开放之路,有人说:如果要在大中国的“班级”里评选一个“最快进步奖”,浙江一定位在前列。
四十多年前,浙江被称为典型的“三无”省份,在自然资源、国家扶持、政策优惠方面无任何优势可言。当时,浙江土地面积仅为全国1.1%,人口为全国的3.8%,人均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居全国倒数第三。短短几十年间,浙江经济总量就从全国十多位跃升到如今的第4,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之所以能,既是靠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也是靠浙江人敢闯敢拼敢干的一股子气、一股子劲。而这其中,“四千”精神就是最令人所称道的。
所谓“四千”精神,是指浙江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勇闯改革大潮的一种精神状态。“走遍千山万水”,才能穷尽一切发展的机会;“说尽千言万语”,才能寻求一切合作的可能;“想尽千方百计”,才能找到各种成功的办法;“吃尽千辛万苦”,才能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这些是智慧,也是经验。
想当初,温州民营企业创业时,很多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常有的事;绍兴很多乡镇企业创办伊始,缺少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等,广大厂长和供销人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为了解决资金难题,台州人靠“出硬股、打天下”,开创了中国股份合作办企业的先河;为了破解技术瓶颈,萧山、慈溪一带乡镇企业聘请“星期日工程师”,让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流动起来;在义乌、永康等地,很多人勇闯天涯、四海为家,用“拨浪鼓摇出大市场”,在“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中把手艺传遍天下。
不忘来时路是为了走好奋进路。“四千”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生动反映了浙江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创新历程,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所有民营企业奋发向前、敢拼敢闯的集体写照。
一种精神就是一段历史。今天,我们重温“四千”精神,既是要回望曾经走过的不凡之路,铭记那一段非凡历史,更是要深悟蕴藏其中的智慧和经验,汲取整装再出发的内在力量。
二
精神的主体是人。浙江民营经济“莫名其妙”“不合常理”的成功,是把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到了极致。正如李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浙江的家底可谓“又薄又不薄”,说它“薄”是因为与周边省份比起来,平原少、耕地少,也没有大片的黑土地和原始森林,老百姓靠山靠水根本吃不饱。说它“不薄”,主要在于历史人文厚重,兼具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浙江人不尚空谈,不重形式,灵活多变,勤勤恳恳又敢于创新,人的潜能在地域文化的滋养下得到了“满级”释放,在资源不足的困境中,把“人”变成了最有优势的资源。
有浙江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有生意的地方就有浙江人,没有什么能阻挡浙江人把商品卖到全世界。他们不怕生意做得小,只要有得赚,几分几厘也不嫌少;他们不怕路途远,一根扁担也能把货挑到西北的戈壁滩;他们不怕有危险,冒着炮火也愿用脚步丈量世界。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什么事情都能做成,一切皆有可能。
正是在“四千”精神的激励下,浙江的“老板”们从一个个小生意做起,凭着对市场的灵敏嗅觉,敏锐发现商机、善于把握时机、主动捕捉契机,将“小生意”谈成了“大买卖”、“小商品”汇成了“大市场”、“小作坊”变成了“大企业”,赢得了把生意做遍天下的美名。
也正是在“四千”精神的激励下,才造就了鲁冠球、步鑫生、宗庆后、徐冠巨、南存辉、李书福等一大批叱咤商海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滋养了千千万万个开着小店网店的“草根”老板,书写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传奇。
可见,“四千”精神是浙江人民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正如《之江新语》“不畏艰难向前走”一文中所说:“浙江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正是由于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正是由于历届党委、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支持,放手发展。”
换句话说,不论是一个人的进步还是一个地方的发展,先天禀赋当然很重要,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人本身才是关键要素。今天,我们回顾“四千”精神,就是要强化改革发展的主体论,最大限度地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护好、激发好、运用好。
三
小到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大到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困难都无处不在、如影随形。正如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指出的,说到困难,大家都有困难,今年我们的困难也不会少。
看全球,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再到全球粮食、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世界正处在新的动荡变革期。新一轮的技术浪潮和产业变革接踵而至,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升温、高新技术“卡脖子”等难题仍横亘在前,各种不确定的风险挑战愈加剧烈。
再看国内,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不稳,一些基层财政收支矛盾较大……
“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困难呢?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李强总理的回应铿锵有力!
他还举例“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励志神话故事,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突出强调了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
回头看,“四千”精神正是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走过那个年代的人,都能感受到,尽管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进来了,但是计划经济的“惯性”力量仍然是很强大的,这就需要我们用精神的力量打破现实的“囚笼”、冲破思想的“藩篱”。
白手起家、“无中生有”,可以说,浙江民营企业家什么样的风浪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困难没有碰见过。浙江民营经济的崛起史就是一部民营企业家不断激发精神力量,敢为人先、敢闯敢干、敢于胜利的拼搏史。
历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困难靠躲是躲不开的、靠绕也是绕不过的。现在,我们遇到的困难并不比以前少,难度系数也并不会低于以往,反而会更趋复杂、更有挑战。越到冲波逆折处,越需要大力激发精神的力量,一次次打破现实的“囚笼”、冲破思想的“藩篱”。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拿出新长征的豪情和斗志,不畏困难、保持定力,克难攻坚、闯关夺隘,我们才能在大战大考中凤凰涅 、浴火重生,在转危为机中打开事业的新天地。
四
李强总理说,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可以说,企业家的使命就在于科学应对不确定、积极有为引领创新。有经济学家提出,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利润是对不确定的补偿。创新是企业家的责任,创新是把发明变成一个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东西。
当前,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企业在考虑自身如何发展壮大、兴旺长隆的同时,也肩负着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使命。民营企业如何走得更远?“四千”精神无疑是一剂良方。笔者有三句话。
其一,商海沉浮,乐观自信的向上精神是最坚韧的“帆”。改革开放以来,浙商能达成今天这番成就,离不开朴素的实干精神,从办乡镇企业、到建要素市场、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受住一次次的市场洗礼,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山很高、路很长,但只要肯攀登。今时亦如此,无论面对怎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乐观自信的态度还在,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还在,民营企业走出家门、跨出国门的发展机会就永远都在。
其二,时势造英雄,风浪当头更要勇做“弄潮儿”。百川赴海、大势所趋。只有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创业才能成功、企业也可以实现“弯道超车”。正如李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未来,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当下全球经济领域的“风口”如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能源革命正兴起波澜,广大民营企业要牢牢把握大势、辩证看待形势,勇敢地主动站在“风口浪尖”,以新思维推动创新的百舸争流,方能再创发展新优势。
其三,登高才能望远,胸怀有多大未来舞台就有多大。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成效愈显,新发展格局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机遇。若不甘为只能低空飞行的“燕雀”,想成为腾空万里的“鸿鹄”,企业就应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全球化视野,放眼世界、放大格局,把企业发展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相连,以宽宏如海的胸怀开拓出一片新的发展天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鸟视频-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 再提“四千”精神,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