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海报。
今年以来,主旋律电视剧频频让人喜出望外。继《山海情》《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热播之后,描写“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感人事迹的电视剧《功勋》,再度点燃广大观众的热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剧在4家卫视和3家视频平台联合播出,观众在评分网站打出高分,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电视剧工作者要想锻造出精品,需要把“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功勋》、学“功勋”,崇敬英雄、礼赞时代,让《功勋》从文艺作品成为值得关注的文化热点和社会现象。梳理《功勋》创作生产过程,可为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故事带来诸多启示。
心系“国之大者”
弘扬和激发家国情怀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时代的电视剧创作者当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使命,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时代铸魂。这是《功勋》创作的第一点启示。
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颁授仪式上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电视剧《功勋》形象地表现了时代楷模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所汇聚而成的先锋力量,生动诠释出当代英雄的人格魅力与社会价值,弘扬和激发家国情怀,让观众从心底里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接续奋斗。
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历来重视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一方面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推动了文艺精品在不同时期持续涌现。一系列主旋律剧作在创作和播出方面取得的成功,再次昭示党的文艺事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主动出题、组织创作,将国内一线创作团队和制作班底在短期内迅速集结、强强联合,实现了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作品创作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文艺工作者应把握时代脉搏、承担历史使命,打造出更多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让主旋律创作在新时代生机勃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精神力量。
塑造典型达到新高度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故事、塑造英雄形象,让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英雄精神广为传扬。这是《功勋》创作的第二点启示。
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立得住、留得下的典型人物,作品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尤为如此。《功勋》生动塑造了李延年、于敏、黄旭华、张富清、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8位英模,其中有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有为祖国强盛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有为新中国妇女积极争取劳动权利的全国劳动模范,每一位功勋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位人物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和记忆点。该剧既显现出这些英雄人物为人子女、父母、夫妻的平凡之处,又彰显出他们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将平凡性与超越性融于一身,让英雄的崇高信仰具有了更加强烈的感染力和召唤力。
《功勋》总导演郑晓龙坦言,真实的功勋事迹和扎实的前期采访为塑造人物典型提供了充足养料。为拍好《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主创前往广西,同老英雄一同追忆他牺牲的战友。为拍好《默默无闻张富清》单元,主创走进张富清居住地,向邻居了解其刻意尘封的功绩和过往。剧作的热烈反响说明,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还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待现实生活,创作者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只有从火热生活中体悟人格境界、揣摩精神内核、汲取创作灵感,才能塑造出血肉丰满、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才能真正让角色与观众产生共鸣共振。
夯实精品理念
信仰在好故事里落地生根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电视剧工作者要想锻造出精品,需要把“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实,那些高尚的精神信仰就蕴藏在英雄人物的日常点滴中,就看创作者是否有功力和智慧将其表现在好故事里。这是《功勋》创作的第三点启示。
在题材和内容方面,该剧首次通过电视剧的叙事艺术,集中展现当代英模的真实人生经历与高远人格境界,兼具时代性和新鲜感,并努力做到原型人物真实性和艺术创作虚构性的和谐交融,寻求契合时代语境的年轻态表达,用青春、理想、成长、情感等精彩元素包裹思想主题。在《无名英雄于敏》《屠呦呦的礼物》等单元中,细腻的个体叙事和情感互动感人至深,与观众实现共情,进而让信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流淌进观众内心深处。3家视频平台的数据显示,观看《功勋》的年轻观众占主流,18—39岁的观众占比67%,观众互动活跃,好评如潮,3家平台弹幕累计数百万,“致敬”“泪目”“好看”“有质感”的弹幕刷屏,对英雄的敬仰、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为美好时代而奋斗成为“最大公约数”。
在结构和制作方面,该剧以单元体例铺陈叙事,每个单元6集篇幅,短小精悍、情节紧凑,顺应了当下精品短剧的创作趋势。电影感的画面处理,别具匠心的细节描摹,高度还原的场景、服装、道具等,都彰显了作品的审美质感与创新追求。为拍好李延年带领连队夺回346.6高地的英勇事迹,剧组花费一个月在延吉复原当年的战地。《孙家栋的天路》剧组,近乎一比一还原东方红卫星,管线和螺丝的位置都做了详细研究。申纪兰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乡村,当时的村落场景现在很难找到,剧组就对拍摄地进行改造。《功勋》在“软件”和“硬件”上的精益求精,将对影视剧创作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辉映着伟大的时代。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书写新时代史诗的雄心壮志,聚焦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向着思想和文化的高峰努力攀登,主旋律创作必将焕发蓬勃生机。
(作者易凯 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鸟视频-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 电视剧《功勋》创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