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扫黑风暴》:当光明与黑暗在较量
涉案类刑侦剧《扫黑风暴》开播以来广受好评。该剧最大的看点是融入了多桩震惊全国的重大涉黑刑事案件,如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操场埋尸案、海南黄鸿发案等,并且涉及了许多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如裸贷、校园贷、菜霸等。无论从内容的真实度,还是呈现的力度来看,这部剧都堪称“硬核”。
随着剧情层层展开,黑恶势力核心逐渐浮现。该剧以逼真的叙事,让观众对现存的社会痼疾有了如纪录片般的感触,同时,也激发公众站在社会一分子的立场上,反思政府大力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的意义。
“为什么要扫黑除恶?得把这事说明白了!”
剧中,被陷害的李成阳十年来都背负着心灵枷锁。心理上,他无法接受自己和师父被栽赃陷害;行动上,他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这种长期的身心困境,让他和其他参与清除黑势力的正义之士相比,不是简单地站在正义的一面审视邪恶,而是既熟悉恶行的真正运作方式,又对社会正义的底层逻辑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始终心怀正义的人,在斗争的过程中还是会扪心自问:究竟为什么要扫黑除恶?一方面,黑恶势力的背后往往是官商勾结,当司法以强力把毒草连根拔起,地方政治经济生态就能重获清明。另一方面,扫黑除恶难道只是把恶徒抓起来,将贪官绳之以法吗?除非司法具有无限的力量,否则这个世上的坏事是难以尽除的。社会正义的底层逻辑,是当有限的社会资源处于明显的分配不公,政府或国家能从政策层面上给公平公正提供多大的可能,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感,又能否达到与他们所期望的与正义社会相匹配的认识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说,扫黑除恶的深远意义,除了抓坏人,更在于通过公之于众的抓捕打击行为,一次次地敦促社会公器进行自我批判、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同时,也唤起公众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法、什么是正义的讨论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才能真正理解、认同并积极参与其中。
扫黑除恶,除去的是黑暗,带来的是清澈,还有对光明的渴望。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敢说吗?”
太久凝视深渊的人,连自己都会怀疑,是否已然陷入了阴影。剧中,李成阳和昔日好友,警官的一段对话,可谓发人深省。
当李成阳质疑说:“这个系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敢说吗?包括你,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作为扫黑组一员的回答道:“你离开这个系统太久了。在我心里,坚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
探讨好人多还是坏人多,精明人多还是单纯者多,类似的问题并不具备太多的现实意义。重要的是信仰问题:有没有信仰,信仰什么,又愿意为心中所信付出多少。当李成阳“落草为寇”,从一开始带着怨恨和动摇加入马帅的利益团体,到马帅被害后,每当他提醒自己始终是个警察时,往昔岁月中既真实又感人的兄弟情义,也同样有力地叩问着他的灵魂。那些坚决站在正义一边的公安民警当然是有信仰的,而对李成阳来说,他的信仰始终在遭受批判。
这种批判,针对的不是信仰有无或究竟该信仰什么的问题,而是,当个人信仰的实现累及他人,该如何权衡理智与情感、理想与人性。对社会正义的信仰,其出发点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在真实生活中,面对的又都是个体问题。在实践信仰的过程中,人的自我会不断地与普遍性产生交锋。所以,对社会正义同样坚信的李成阳会问警官,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不是信仰的动摇,而是在历经激烈的灵魂涤荡后,更加坚定了信仰的人,对自己的初心的持续反思。
在十几年前的电影《无间道》中,卧底和深陷黑势力的警察堕入了无间地狱,正义之光被黑暗吞噬,只剩下惨淡的光影。在今夏的这部《扫黑风暴》中,随着剧情的继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光明与黑暗的较量,而不只是对两者本质的生动剖析,期待该剧能为公众广泛参与和思考扫黑除恶行动,提供有益的探讨。毕竟,文艺作品的力量不仅是呈现现实、解读话题,它还应当给人提供思考社会问题的积极方向。(作者:叶子,系复旦大学外国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