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按年龄段数据进行划分,“00后”观众在电影院观影占比正逐步上升。如今,最年长的“00后”已经踏入20岁的大门,成为影院消费的主力军,电影院也在拥抱“00后”的观众们。
电影院也在拥抱“00后”的观众们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00后”并不缺乏娱乐和社交活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00后”们娱乐时的首选项目。“00后”喜欢什么样的电影,电影创作者们要怎么把“00后”观众吸引回来?
密室逃脱 |
伴随“00后”成长的,是国家各个层面的高速发展,譬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大事件,是他们这一代人脑海里的共同成长记忆。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00后”呈现出自发的爱国热情,这对于主旋律影片的创作是有利的。如《1921》《革命者》等主旋律影片在塑造英雄形象时,也会更贴近年轻观众的口味,让人物形象立体化、真实化。
2008北京奥运会 |
“00后”中央戏剧学院2018级影视编导班赵腾阳同学表示:“我们把国潮真的看作一种潮流。主旋律电影,我们为什么对它有一定的隔阂,因为我觉得这个说教性有点重。现在的新主流电影,弱化了宣传、说教意味,让大家去看一个历史事件中的一个人物、一段往事。”这类更平易近人的新主流电影,将会是内容上深耕的方向。
《1921》电影海报 |
“00后”从小就接触电子屏幕。数据显示“00后”对手机、电脑的使用率很高。对此,“00后”熊思琪同学表示:“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是看手机清醒过来。”电子屏幕也给“00后”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习惯,他们使用流媒体观看电影的比例更高,对网络电影的接受程度也更高。电影这个概念的边界在扩宽,电影创作者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网络电影的创作中,让网络电影精品化。
《硬汉枪神》电影海报 |
作为院线电影的创作者,可能首先会想到利用到大银幕的优势,从视效上、声效上创造出与电子屏幕完全不一样的观影体验,用奇观式的场景吸引“00后”。媒体评论人师烨东认同这个观点:“这个方向是比较利好一些玄幻、科幻片的,一方面国内科幻片是比较短缺的,另外一方面,这些影片可能会更加吸引到年轻人关注。”
《刺杀小说家》电影海报 |
对此,赵腾阳同学持反对意见:“因为从小以来都是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包括现在影院普及了之后,它更是日常的一个娱乐的选项。我觉得挑电影的时候,其实还是一个内容问题。就是大家更喜欢去看的到底是场面,还是说一个扎实的剧本,可能都有,两者要找一个合适的平衡。”
《战狼2》电影海报 |
不少创作者有意识去讨好“00后”观众,拍摄他们可能感兴趣的题材和故事。通过大数据分析去了解“00后”的观影习惯。但这种大数据很多时候并非“00后”主动选择的结果,其分析出来的结论经常和“00后”实际感兴趣的点并不重合。
电影创作者不能靠自己的想象去推测“00后”的喜好,这样容易拍出“想当然”的电影。实际上,最能引起“00后”共鸣的影片,可能唯有具备共同成长记忆“00后”创作者能够表达,市场总有轮到他们接手的那一天。对于非“00后”创作者,继续自我表达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拍出有信服力的故事,从而吸引“00后”。
“00后”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很多时候,创作者们刻意去堆砌“00后”可能感兴趣的东西,结果适得其反。踏踏实实讲好属于自己的故事、做好自己的表达,是创作者的“万能法则”,它不仅能吸引“00后”,更是能让每一代人从具有信服力的故事里获得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