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以在全国第一批“率先脱贫”的兰考攻坚实践为原型,以“金融扶贫”为切口讲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是一次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创作的结合。
当一份出国读书的邀请函和一纸去贫困县城帮扶的调令书摆在面前,你会做何选择?
在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里,主人公芦靖生(李东学 饰)选择了后者,成为一名脱贫攻坚战第一线的干部,而他要去的地方,是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弯——河南兰考。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CCTV-6)领衔出品,河南省委宣传部、兰考县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全面小康题材重点献礼故事片《千顷澄碧的时代》将于2月26日上映。该片以全国第一批“率先脱贫”的河南省兰考县攻坚实践为原型,侧面解读中国完成人类文明史上最大数字人群摆脱贫困的壮举。
2月21日,《千顷澄碧的时代》观影座谈会在京举行。主创、专家、媒体代表从不同角度对影片进行了解读。
讲述“金融扶贫”故事,找到创作“方法论”
初入兰考县四方乡贫困村坝庄的芦靖生,在一条完全无法下脚的泥泞村路上摔了个“人仰行李翻”,这一摔让他更快进入驻村书记的新角色。
在坝庄——兰考最穷的村子挂职的芦靖生关于脱贫的思路逐渐清晰:重新精准确定贫困户、试点种植菌菇、为贫困生送去国家帮扶款、帮养羊村民咨询科学方法等。一系列看似繁杂的帮扶故事,都在一步步地向着影片“金融扶贫”的主题靠拢。
以“扶贫具体个案+金融扶贫主线”串联起当地扶贫历程,《千顷澄碧的时代》展示了以芦靖生为代表的新一代干部群体,用“金融扶贫”新方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在该片导演宁敬武看来,不仅要讲好故事,真实表达科学创新的脱贫方法论是创作关键。因此,在《千顷澄碧的时代》中尝试了金融扶贫这一主线。
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导演 宁敬武 |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看来,《千顷澄碧的时代》根据真人真事进行创作,展现脱贫的过程更全面,更加体系化,是一部“时代报告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 尹鸿 |
“作品选材特别具有代表性”,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说,“兰考和金融扶贫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特别有历史感和现代感,同时它们内部又有很强的联系”。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和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左小蕾从金融学角度和自身扶贫工作经历,谈到了该片的意义,“《千顷澄碧的时代》用电影的方式揭示了为何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可以实现如此伟大的脱贫攻坚创举,这部电影表达的主题,也将在接下来我国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持续产生积极影响”。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谢戎彬,《广电时评》执行主编牛春颖则从媒体人的视角肯定了《千顷澄碧的时代》的创作,认为这部作品可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个案。
在群像中呈现真实脱贫一线
上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兰考成为每个人心中特别的地标;上世纪90年代,电影《焦裕禄》让观众为人民的好书记落泪。此番,《千顷澄碧的时代》剧组深入兰考县,继续书写焦裕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创作部主任、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总监制唐科介绍,影片整个创作过程历时4年,越走近兰考、走近这个题材,就越感受到它独特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千顷澄碧的时代》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最真挚质朴的表演,将脱贫攻坚一线的故事展现给观众。
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总监制 唐科 |
《千顷澄碧的时代》中,人物群像的塑造让大家印象深刻。芦靖生和兰考县委副书记范中州(宋佳伦 饰)一起并肩作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献策。同时,多位基层干部迎难而上、忘我奉献,共同构成了脱贫一线的干部群像。
考虑到故事发生在兰考,《千顷澄碧的时代》特别邀请到两位河南籍演员参与创作。片中饰演芦靖生的河南籍演员李东学直言“机会宝贵”,并且在拿到剧本的第一刻,就同导演、编剧仔细探讨了片中的戏剧冲突,深入了解题材的时代意义,塑造自己的信念感。
同样来自河南的女演员苏丽,在《千顷澄碧的时代》中塑造的兰考县四方乡书记韩素云,她用方言和“接地气”表演的方式去演绎韩书记,剧中多个桥段引得观影现场的人们数度落泪。
座谈会现场,有一位特殊的代表,她是证监会驻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张庄第一书记王晓楠,也是故事取材的原型之一,她说,从“韩书记”这个角色身上获得很多共鸣,“都是女性基层干部,在她那里看到了很多自己和同行们的身影”。
证监会驻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张庄第一书记 王晓楠 |
影片中还有另一个群像——村民。有人以争当“贫困户”为目标,有人拿贫穷当“习惯”拒绝一切改变,也有人拒绝国家的帮助,让孩子懂得自强不息的含义……片中的村民角色“肩负”导演组巧妙的设计——每一次村民的改变,都推动着当地脱贫攻坚的历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格局大、信息量大”,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该片不仅讲述了中国扶贫故事,更贴合了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主题,同时也有对主旋律题材的创新诠释。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 |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以“备全球视野、现代眼光,也兼具中国立场、黄河气派和家国情怀”等关键词,从思想深度、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故事真实、环境典型,人物塑造层次清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说,影片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品。《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中国电影资料馆史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镇也认为,影片对人物塑造拿捏到位,尤其是立体、鲜活的人物群像让观众更有共鸣。
现场,参与“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一线干部也纷纷表示,影片中很多故事细节都感同身受,甚至是亲身经历,电影带来的共鸣对扶贫干部们而言既是慰藉也是激励。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影片尾声,和诗以歌,将总书记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娓娓唱起。由黄河到绿油油的田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黄河的气派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