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Ginger老秦,Blocklike CEO 来源:medium
写在文章前的话:
决定开始写这篇文章是在 2023 年的新年,FTX 崩盘之后的一个多月,因非常好奇 CZ 如何能通过几篇推文,推动 FTX 的结束,开始着手寻找币安发展脉络。花了将近 3 个月的时间梳理清楚币安发展历程和业务上侧重点,因一些关键问题并不完整,所以一直没有发布。
直到看到币安的最新新闻:”Binance to Pay $4.3B to Settle U.S. Criminal Case; Changpeng ‘CZ’ Zhao Resigns as CEO and Pleads Guilty in Seattle.”(来自Coindesk 2023.11.22)
币安头上的监管大刀已落下, CZ 时代的币安故事尘埃落定,文章核心缺失部分补充完整,终于可以发布了。
目录
币安的惊险出道与辗转立足
建立业务护城河
扩充流量池,丰富交易场景
资本运作叠BUFF,增加 FOMO 效应
踩准周期,命运齿轮飞速滚动
市场懈怠期,皆为币安的猎杀时刻
果决舍弃中国,在全球挑战下壮大
公链大战下,BNB 的去中心化转移
抓住 FTX 资产安全漏洞,一击绝杀竞争者
合规约束难破,以身出局的过招
币安的未来在哪里
猜想 1:币安未来会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猜想 2:币安下一阶段可能看重的赛道
前言
币安已成加密行业里令人又艳羡又敬畏的企业。
这家只有 6 岁多的公司通过全球化的布局、市场周期的快车道、熟练果断的决策、高度却又务实的眼光,在 CZ (赵长鹏)的带领下成为目前加密史上风光无两的巨星团队。
截止 2022 年 12 月,币安全球拥有 1.2 亿用户,它占据着整个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份额的 70% 以上。
2022 年区块链行业爆雷事件频出,市场对于资产安全的不确定情绪到达高点,又因币安创始人 CZ 针对 FTX 事件的推动作用,催化了新一轮崩盘,行业陡然进入深熊,众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还未从半天资产归零的震惊中醒过来,FTX 系区块链公司的多米诺骨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崩塌,行业余震并没有结束。
你很难不赞同,这一轮下来,能与币安抗衡的机构举目无影,行业里悄悄流传的一句戏谑之语能证明其地位,“交易所分两类,一类是币安,一类是非币安”。可能市场众多的参与者有种隐隐的不安,这种不安来自于:为什么去中心化领域,一家中心化的机构占据着行业的影响地位,这是不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然而今天的币安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家交易所了。
回过头看这几年的币安,几乎在大部分重要节点上的决策都是正向且有效的,伴随着 2017 年的牛市及后面两轮的周期,我们似乎能清晰的感受到币安的激荡和不断壮大的实力。
本文侧重梳理币安从创立至今的业务动作及发展路径,从加密行业发展规律的角度,深度拆解了币安在创业路径上的重要节点,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指正讨论。
币安的惊险出道与辗转立足
CZ 是擅长做交易的,创立币安之前,在交易领域他已经是一名非常成熟的选手了。从东京证券到富讯,从 OK 到币安,交易伴随着他十几年从业经历。
如果说在2014年 All in 区块链以及在 OK 的经历让他领悟了去中心化金融的玩法,那么创立币安就是他参悟游戏规则的实践,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新生行业,没有比亲手创造一个复杂庞大的商业帝国更具有冒险精神的事了。
2017 年 7 月 2 日,首次代币发行( ICO )完成 1500 万美元募资 。
2017 年 8 月 30 日,服务器迁移出国
2017 年 9 月 4 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禁止 ICO
2017 年 9 月,受 94 禁令影响,币安赔偿4个正在进行中的 ICO 项目的用户损失近 600 万美元
2017 年 9 月,上线仅 50 天的币安,用户已经覆盖全球 180 余国家。
2018 年 1 月 10,币安注册用户数突破 500 万人,交易量突破 100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数字货币交易所
币安的出道并不是一往无前的,甚至是是非常惊险的。ICO 这种发行方式,很令 CZ 振奋,其优势可以免除机构投资人对于项目占股过多,分配不均,受投资人的干预太多等问题。这种类似于互联网的众筹模式在当时的加密市场热度非常高,投资人基本为个人,投资筹码比较分散,基于社区发起的用户信仰,能聚集更多有共同认知的人群,他们普遍会因为项目创始者的个人经历和项目理念而投出宝贵的一票(资助),从而送认可的项目出道。
转折一:代币破发
ICO 使项目的募资从机构化转向了社区化,币安首轮募资大获成功,筹集了 1500 万美元的等值比特币和以太坊。一个月后,币安正式发售 BNB ,却发生代币破发情况,社区逐渐出现不信任的声音,更多的是由于 BNB 的售价低于 ICO,让第一轮参与的用户觉得投亏了。彼时的币安,交易所产品并未上线,用户无法获得币安是否兑现白皮书上产品规划的具体信息,也无从知道这位与 OK 以狼狈撕逼状态分手的前联创暨 CTO,到底能做出什么成绩。
10 天后币安交易所顺利上线,即便如此,也无法打消过去用户不断积攒的疑虑,在区块链行业,10天如同10个月,能变化出许多极端的情况,CZ 甚至投入自己的资金认购 BNB,但效果甚微(事后也有人指出是 CZ 留窗口期抄底 BNB ),BNB 的价格从 ICO 的 0.15$ 跌到 8 月份最低的 0.0997$。
转折二:何一加入
从现实情况来看,币安急需给用户打一针强心剂,在承受巨大压力的二十几天后,好消息来了,币安宣布了何一的加入。在此之前,何一曾以资深媒体人的身份,带领 OK 成功破圈进入大众视野,对于 OK 在中国大陆获取流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内区块链早期的用户对她赞誉颇高。她的加入对币安来说是雪中送炭的,基于用户对何一的信任,BNB 的价格逐步回稳。
然而币安初创的危机并未完全解除,2017年 8 月,距离完成 ICO 才两个月,94 前夕的风声传到了币安在上海的办公室,出于安全考虑,CZ 将团队全部搬至日本,彻底出离中国。当时的日本是世界上首个承认加密货币为金融资产的国家,适度的监管环境,是可以成为去中心化金融发展的肥沃土壤的。
转折三:ICO 受限
2017年 9 月,以 ICO 出道的币安正在用同样的方式负责多个新项目上线,“94 禁令”对其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禁止 ICO,这些新项目因突如其来的政策跌得非常惨,为了保住口碑,币安决定偿还用户 600 万美元的全部损失,币安的品牌才刚刚开始建立起来。
转折四:离开日本
2018 年 1 月,Coincheck 价值 5.3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被盗,这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数字货币盗窃案。随后没多久日本金融厅连下 8 道“肃清令”,对日本 32 个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检查,多家交易所或被开罚单,或被勒令整改,或被关停。
刚在日本扎下脚跟没多久的币安,又因黑客钓鱼攻击事件,被日本政府提出合规和资金安全问题上的警告,日本态度暧昧不明、业务局势不明朗以及政策过于严苛,币安还是放弃把日本作为开展全球业务的重点国家,转而接受持开放态度的马耳他的邀请,自此,币安走上全球合规探寻之路。
转折五:危机化解
优秀合伙人加入提振信心、品牌建立、币价回正、立足政策开放的国家,让币安跨过初创团队的第一道门槛。解决了市场信心的问题,充足的现金流、2017 年底牛市机遇、出海挣脱地域政策的限制、良好的市场口碑以及爆发式增长的用户量交易量,让币安有了大幅扩张的底气。
随着至今令行业从业者津津乐道的“狂暴大牛市”缓缓拉开序章,2018 年 1 月份,二级市场到了那一轮周期的顶点,币安只用了短短 6 个月的时间,借助市场的东风完成第一次弯道超车,注册用户数突破 500 万人,交易量突破 100 亿美元,坐上了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头把交椅。
建立业务护城河
如果希望复制“马耳他橄榄枝”式的全球国家合规性登陆,币安必须要有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既能帮助当地政府获得经济收入,也能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同时弥合区块链行业与传统行业的不信任对立。
天下武功,为快不破。币安的业务扩展是迅速的,交易的本质是是流量的变现,使变现的效率变得更高的事情就是加投资杠杆,币安只需要做三件事,就能快速完成基础的业务的闭环:通过品牌获得更多的流量,完善更多的交易场景,增加流量变现的效率的同时强化品牌;
我们把币安现有的业务架构根据三角结构归类,能发现无论哪条线,最终都是为交易服务的,做交易和卖水一样,流量即是一切。币安在并行的业务展开中,并不恋战,核心的目标仍然获取流量从而服务交易本身。
流量扩增业务:Listing、BSC 生态项目、外部媒体、社群、钱包、直播、Feed、数字身份(BABT)、市场数据平台、币安学院(Academy);
交易场景业务:CEX、DEX、NFT 平台(IGO 链游)、Launchpad、衍生品交易(合约、期货、杠杆)、云服务、币安宝理财、赚币业务、Staking业务(矿池、定投、质押)、金融业务(兑换与支付、礼品卡)、机构用户(资产管理、借贷、经纪商、OTC、API 服务)、稳定币(BUSD);
品牌化化业务:孵化器Binance labs、BSC 生态基金、币安研究院(Binance Research);
扩充流量池,丰富交易场景
2022 年 12 月,CZ 在 TechCrunch 的一个视频采访中表示,币安 90% 的收入来自于交易手续费,据彭博社分析,币安 2022 年整年的收入约为 200 亿美元。
流量从哪来?
首当其冲是资产的自身吸引力,拉高现货上币的门槛,让有流量有热度的资产上线,交易承接项目的交易量,从普遍市场预期来看,币安上线项目都会有 20 倍打底的增长空间,现货领域瞬时流量非常高。
其次,是布局钱包和数据平台,这两个类目普遍被认为是区块链市场的流量聚集地,前者能帮市场累积不同价值的交易用户,后者能帮市场触达加密爱好者。
再者,除了上线更多现货热门资产、平台内现有功能的交易场景外,那些无法被币安交易所选中的资产也拓展了更多交易渠道,比如用支付产品接入项目方,内嵌的支付渠道用 BNB 进行资产兑换,这样很多资产既不用上线交易所,又能通过 BNB 交易来获取手续费。
另外,KOL 是币安非常重视的角色,因为只有他们是有大流量的,针对 KOL 的政策和福利也非常多,交易返佣、KOL 福利、CZ 的关注都可以让 KOL 在自己的社交阵地为币安传播,除了早几年品牌上 PR,后期任何大会或是热闹的行业周,币安只有 KOL 聚会。
KOL、内容、钱包、数据平台,帮助用户降低理解及使用加密产品的门槛,从长期效果来看,币安如果从流量进入端就能站准位置,那么币安品牌就成为全球用户进入加密市场的第一站。
有意思的是,币安在自己的 APP 内增加了直播和 Feed 功能,对应了 AMA 和 Twitter 推广的市场需求,此举无异于支付宝里诞生的蚂蚁森林,提高用户活跃度、用户粘性的同时为成为生态体系内的流量流转通道。
学院、研究院承担了用户基础教育与深度教育的工作,通过内容转化那些最难活跃的用户。
流量到哪去?
币安先后抓住现货、新币 Launchpad、衍生品交易业务,将主流交易人群抓在自己手里。同时逐步向全球开设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与法币交易所,更新40多个语言版本的产品,抓取全球范围内的交易流量。
加密乐高 DeFi 的兴起,币安未缺席,果断推出 Dex、稳定币、借贷业务,配合包含兑换、支付、理财等金融服务业务,逐步渗透更为场线及传统的交易场景。
针对大额资金,币安提供机构用户场景,推出大宗交易、资产管理、借贷、经纪商、OTC、API 等服务,为做市、机构进离场提供便利,交易业务扩充至低频高额场景。
NFT、GameFi 的热点币安也没有错失,率先在 Cex 交易所内开通 NFT 交易板块,首创交易所盲合交易与 IGO,获取全球 Web3 方向的活跃用户,交易场景再度扩充至一切皆可 NFT 的热门赛道。
币安交易版图已涉及十几个领域,三十多个交易场景,这些交易场景,可以最大限度消化来自各个领域不同需求的交易用户。
资本运作叠 BUFF,增加 FOMO 效应
场景+流量+品牌,是币安业务扩张的稳定架构。获取流量最好的方式从项目入手,埋下一颗种子,浇水,开花,收割果实,在这个金融游戏市场,用资本强化品牌无疑是所有业务放大器。
流量资产/KOL/品牌触达广泛市场 → 全球黑客松 → 公链(BSC)接入项目 → 扶持基金(MVP)加速 → Binance Labs投资孵化 → Binance 系资源导入 → LaunchPad (IGO)/ NFT市场(IGO)→ Cex / Dex 二级流通 → 加密用例
项目(团队/开发者)无论从哪个环节进入,都可以被打上币安标签,而这个标签,使其在发展路径中坐上币安品牌带来的极速列车。一旦这个商业逻辑的所有环节被打通,币安便可以成为一个成熟的“造梦工厂”,在项目上获得更多的变现,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力量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Binance Labs 是币安产品发布后组建的一个业务板块,投资、并购贯穿了币安发展至今的所有路径。对比 Lanchpad 来分析币安在市场的投资方向与投资决策,可以清晰感受其把握市场脉络的节奏感。
(以下均为公开数据,未公布的投资信息不纳入分析内)
单从币安本身过往的收购案例来看,从顶住争议之声收购 Coinmarketcap、收购合约交易平台JEX、再到印度加密货币交易所 WazirX 等等,都是其构建完整加密版图的一部分。当时,全世界排名靠前的交易所,尚未出现过一家独大的局面。币安的收购案例及相应打开的每个流量入口,均让其在全球布局上占得先机,每个周期的热点爆发,与投资机构的投资走向与宣传造势互为影响。
Binance Labs 总结起来主要围绕两个主线,一个是行业生态占位,具有大流量爆发趋势的布局性;一个是币安生态扩充,具有外部短期流量效应和流量流转能力;
行业生态占位
Binance Labs 投资的领域及概念众多,没有仅仅停留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2018–2019 年
币安 Launchpad Binance Labs 准确的把握住了 L1 赛道,跑出了 Harmony、KAVA、Terra、Oasis Network 等至今都广为人知的公链项目,大部分在 2020–2021 年阶段走向辉煌。
2020 年迎来 DeFi 之夏
Binance Labs 投资了诸多知名 DeFi 项目如 1inch Network、DODO 等,同时,Binance Launchpad 尝试了并非当时主流的 GameFi 赛道,上线了 Axie Sand Box,为后续的 GameFi 及元宇宙概念爆发打了头阵。
Binance Labs 的大规模投资阶段在 2021–2022 年
NFT 及 GameFi 等流量型项目众多。不过,这段时间除了例如 StepN 等少数项目,已难以再现 2019 年的辉煌。这当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包括 A16Z、Paradigm、Coinbase 等西方资本大举进入,取得了很大一部分话语权。
币安生态扩充
Binance Labs 投资的平台型项目众多,包含加密基础设施、各个国家的合规交易所、金融平台、投资平台、量化平台等等,这是延展自己市场及业务,也是一种展示实力的投资行为。
2018 年左右
其投资的基础设施,如钱包 Safepal,Trust Wallet 等,均与币安绑定颇深。
2020–2021 年
加密资产市场持仓量和流动性已有一定的基础,衍生品市场成为交易所必争之地。币安合约内测产品和收购 JEX 同步进行,成功切入衍生品市场。同年还有 WazirX、Tokocrypto 等案例,帮助币安拓展印尼及印度市场;
2022 年
Binance Labs 的投资标的 WOO Network,以暗池方式提供流动性(WOO Network 能够通过其做市商 Kronos Research 以及通过 API 集成将来自其他加密交易所的订单流内部化来引导大量流动性,帮助 Binance 实现了流动性上的管理。
2023 年
Binance Labs 投资的 Open Campus ,Hooked Protocol,CyberConnect 等主推项目上线 BSC Chain,与币安生态绑定更深,引发社区对利益交换的遐想。币安顺势推出低使用门槛的 Web3 钱包,集成 1inch,理论上是打通 Binance 交易所用户和 DeFi 用户的壁垒。
Binance Labs 围绕 GameFi 投资的大量项目,对流量增长产生了极大帮助,更加丰富了 Binance 的资产种类。
由此来看,币安系的生态扩展是横线纵向同时延展的:一个方向是对币安交易平台有利的扩展,
拓宽币安的实力界限,稳固其加密版图;一个方向是对可能发展成趋势的概念助推,这里包含了对未来市场的推演,并促成热度、形成趋势,最终带来 Alpha 收益,回馈整个生态。
Binance Labs 这六年的投资,由于平台自身属性,与其他原生加密投资机构不同的是,币安的投不完全看重纯二级市场的投回报,更看重抢占坑位、催生流量的效应,先赚钱,再谈理想。可不得不说,业务扩张期目标单一的“短视”是一种战略。
踩准周期,命运齿轮飞速滚动
结合区块链行业发展周期以及币安历年的公告、媒体报道,整理了币安历年的业务进度表,我们会发现:从交易展开,扩展到投资、底层、生态、品牌公益等多条业务线,币安几乎是踩对了加密周期的每个合适的时机,业务护城河在商业架构的设计下逐年高筑。
2017–2018 年
加密市场关键词:ICO、稳定币、公链Dapps
2017 年牛市由 ICO 热潮带动,全球新增 2000 多个项目,各国政策 18 年中开始收紧;
作为价值锚定,稳定币市场正当红;
市值 TOP30 主流数字货币在公链领域增幅最高,集中爆发在2017年下半年。
DApp接棒公链热度,安全问题使他们成为黑客提款机;
比特币和以太坊 80% 的算力集中在中国,由于 18 年 9 月政策导致的算力迁加上市场资金大幅沉淀在泡沫项目上,以太坊分叉以及以太坊价格带动以 ETH 作为募资收入的项目走向死亡螺旋,市场降至冰点。
币安关键词:交易流量、BNB、基础业务搭建
币安只有现货和合约,为扩充交易用户,实行了两条非常简单有效的政策:上新币活动和 BNB 的价值树立。
币通过 0 手续费、交易送豪礼、返利、项目代币奖励、交易赛、发展全大使等方式抓住了加密市场的活跃用户,BNB 开始与用户参与交易平台的手续费折扣、利润、分配、投票上币、参与交易平台决策等功能挂钩。
币安开展的基础业务架构,如 Labs、Binance Chain、Launchpad、DEX、Charity、Acadamy、Research、Trust Wallet(收购)、Uganda 等,为后期抓取市场流量和提供品牌价值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9 年
加密市场关键词:机构入场、DeFi 元年
由币安主导的 IEO 带动上半年热点,然而以太坊生态为主的 ICO 泡沫持续破灭,比特币“虹吸效应”占市场份额最高达 70%;
原生加密 VC 经历了批量的腰斩式夭折,十大活跃加密基金超过一半在美国;
以灰度(Grayscale)、富达基金等为代表的传统机构吸引超 200 亿美元风险基金入场;
火币全球站、OKEX、币安、Coinbase 以及 BitMEX 占领头部;
现货市场的流动性枯竭,区块链应用往 Defi 方向发展,金融服务(结算和清算、跨境支付、保险、证券)逐渐成熟,DeFi 三架马车(稳定币市场、借贷市场、Dex 市场)在与监管的博弈下,已逐步展现规模;
币安关键词:IEO、衍生品、BSC、合规
Launchpad 在 2017 年上线后,并没有太多项目,2019 年重启上线的第一个项目 BTT 开始带动新一轮市场行情;
19 年仅上线 33 个代币,由于现货市场流动性低迷,币安推出合约交易,并布局借贷、期货、理财等衍生品业务来拉高用户交易的充提频次;
Binance Chain.(币安链)以及 Binance DEX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上线,全年 Dex 上线 121 个交易对,基于币安链发行的 BEP2 代币共计 165 个;
BNB 全球应用场景扩展至 180+个;
币安孵化器孵化了 21 个区块链项目,直接投资 14 个区块链项目;
9 月发行合规稳定币 BUSD,这一与 Paxos 合作锚定美元的稳定币获得了纽约金融服务部(NYDFS)的许可;;
币安开设了全球 5 个法币平台覆盖全球 170+国家和地区,支持 300+支付方式;
2020 年
加密市场关键词:比特币价值回归、以太坊公链之王、波卡/NFT 兴起
2020 年加密货币总市值全年同比上涨近 400%,以灰度信托为首的各类机构、企业持续加大对比特币的持仓,比特币总市值占市场比最高达到 69%;
Defi 协议总锁仓是 19 年 23倍,Dex、借贷、稳定币、聚合器等市场堆起加密乐高狂欢;
Layer2 扩容方案涌现,2.0 信标连启动, DeFi 的繁荣使以太坊成为应用链;
Polkadot、NEAR、Cosmos、Solana、Avalanche、BSC、OKEXChain 也进军 Defi;
9 月起,NFT的销售数量和金额大幅增加,主要应用和交易集中在游戏、虚拟世界和加密艺术收藏品,头部交易所为 OpenSea。
币安关键词:DeFi、智能链(BSC)、综合业务
币安总交易量超过了 3 万亿美元,现货上架 184 个币种;
BSC 项目增速部署,1 亿美元种子基金成立;BNB 由平台币(中心化业务锚定)转向去中心化业务支持,总市值达到 53 亿美元,支持 BNB 的应用案例/平台数量新增 27 个;
币安合约、期权、现货杠杆交易总交易量超过1.7万亿,法币总订单量超过 319 亿美元,C2C 总订单量超 60 亿美元,场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总交易量 7 亿美元;
BUSD 全球稳定币市场排名第 4、Trust Wallet 用户突破 500 万、币安矿池全网算力排名全球第 3 ;
币安 Launchpad 发售 6 次代币,募资 1472 万美元;币安新币挖矿 Launchpool 为 8 个发行项目提供的流动性池达 22 个,TVL 总价值 9 亿美元;
2021 年
加密市场关键词:矿业迁移、Meme 币、NFT、监管紧缩、机构洗牌
加密货币总市值一度达 3 万亿美元,一级市场繁荣、主流资本入局;
比特币价格高达 6.4 万$/枚,中国对比特币挖矿的严厉打击行动,比特币价格下跌 50%,矿业出现历史罕见大迁移;
龙头 Meme 跃居加密货币 Top10 ,NBA Top shot、Beeple、CryptoPunks 与 BAYC 类的量蓝筹 NFT 涌入市场;
NFT 市场与基础设施爆发,新公链生态的崛起,GameFi、DeFi 持续演进,元宇宙、DAO 等各版块的龙头诞生;
美 SEC 通过比特币期货 ETF;比特币在萨尔瓦多成为法币;Coinbase 等合规加密公司上市;NFT 持续破圈渗透传统领域;中国机构逐渐失去了加密主战场;
币安关键词:BSC、NFT、投资
DeFi summer 是支持币安推进 BSC 的机会,以太坊上的活跃项目逐步加入 BSC;
BSC 在主网上线一年内,日交易笔数量曾以近 7 倍的优势超过以太坊;
NFT 市场正式上线,2021 年共有 250 余万 NFT 在币安发行,其中包含涉及艺术、体育、娱乐、时尚、虚拟土地等领域 100 多万个盲合,以及与 60 多个游戏项目合作上架的 100 多万游戏NFT;
在 Steam 下架区块链游戏后,币安推出 IGO ,交易总额高达 1.88 亿美元;
币安 Labs 投资 Layer 1、DEFI、支付、多链等赛道,元宇宙 GameFi NFT 项目为主力标的;
2022 年
加密市场关键词:美联储加息、黑客攻击、以太坊升级、新公链、香港开放
1 月伴随着 StepN 市值冲顶后陡然进入死亡螺旋;
史上最大规模的黑客攻击,Ronin 跨链桥、Horizon Bridge、Nomad Bridge 等项目,共计被盗 38 亿美元;
Luna 的崩盘、Terra 的崩溃使批量借贷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三箭资本破产清算,Celsius、Genesis 等受到严重影响;
FTX 的崩盘,包括灰度、DCG、Amber Group 等多个平台和机构遭遇严重流动性危机;
以太坊 POW 正式转向 POS,以 Aleo、Aptos 为首的新公链成为市场叙事热点;
币安发行灵魂代币;以星巴克、耐克为首的 Web2 品牌的 Web3 探索;中国香港宣布拥抱虚拟资产行业;
币安关键词:链游、RWA、投资
NFT 板块更社区化,切入链游赛道,支持 IGO ,用于自己铸造及上架 NFT 达260万枚,并与体育、音乐和娱乐界的一些知名人士达成了顶级合作。
除了币安直播的持续活跃,2022 年币安推出 Feed,为 1000 多位加密内容创作者提供平台,覆盖 100 多万名日活跃用户;
币安在 6 个国家推出和测试币安卡,用户可直接使用币安钱包在支持 Visa 或万事达卡的商户进行加密货币消费;币安支付新增了 7,983 家商户与合作伙伴,同时支持 70 多种加密货币,可供用户在 70 个不同的市场中使用,用例涵盖充值、出行、消费、住宿、票务、小费等场景。
币安 Labs 投资 Layer 1、 Layer 2、DEFI、安全、多链、内容、钱包、社交等赛道,元宇宙 GameFi NFT 项目依然为主力标的;
从区块链技术发展至加密金融的跌宕历史起伏中,币安所处的几年是去中心化金融世界灿烂辉煌的这几年,也是草根奇袭伴随诸神之战的几年, CZ 带领币安在不同领域都找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2018 年,IEO 开局形成上币造富效应
2019 年,依靠现货合约跻身交易所头部
2020 年,DeFi 爆发 BSC 抓取流量,生态基金抢夺新生项目
2021 年,NFT 热潮注血交易板块,IGO 点燃 GameFi 高频流量
2022 年,用支付拥抱合规与传统,从资金安全漏洞中秒杀最大竞争对手
市场懈怠期,皆为币安的猎杀时刻
果决舍弃中国,在全球挑战下壮大
区块链市场发展初期,中国作为人口红利市场,一直是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活跃的核心阵地,同时也拥有比特币挖矿和交易的最大群体。
“94 禁令”让币安下定决心走出中国,在这点上,依赖于中国用户市场的其他交易所,是犹豫的,出来了就没办法回去了。众多交易所纷纷声称清退中国用户,但实际业务却心照不宣的在国内展开,核心团队也并未像币安一样直接搬离中国,直到 2021 年的政策,打破了国产交易所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梦之后,才陆陆续续彻底出离中国。
2021 年 5 月,中国启动虚拟货币“挖矿”整治及清退活动
2021 年 9 月,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交易
彻底切割公司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并全面拓展全球与用户,无论从过去还是现在看,都是非常正确的,但又是很艰难的。经历过邮币卡时期的 CZ 深知国内交易环境的莫测,在海外发展虽然也有合规问题的限制,但是起码不至于团灭。在国内各种政策的压制下,币安的出海反而为其在交易所赛道争取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刚出海的那几年,币安在业务扩张上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对手。全球政策相对宽松、海外团队工作节奏慢、币安产品更新速度快且操作简单、依赖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华人居、华人加密创始人对 CZ 的信任等各种因素,让币安有了首批核心用户。
虽然产品更新多语言版本、员工招聘更多语言地区国家、各国政策沟通研究、本地化开户落地申请牌照,任何一件都不是容易的事,但币安左手交易,右手用户,加之全球化视野,甩开了受国内政策限制的交易所已经很长一段路。当其他竞争对手还在束手束脚、瞻前顾后、想尽千方百计在国内做增长,币安已经靠法务和业务在全球开枝散叶。
公链大战下,BNB 的去中心化转移
币安一直被所谓“去中心化绝对正确的”投资者攻击,不够去中心化、BNB 代币独断,然而公链大战阶段的 BSC 崛起,加上 BUSD 的阶段性过度,使 BNB 的价值从一个交易所代币变成了平台代币,中间过程有主动也有被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交易所公链带动生态走向去中心化,币安交出了相对完美的答卷。
19 年币安曾推出过公链,同时基于币安链的 DEX 也正式上线。对于币安来说,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获取更多的链上项目及流量,但由于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且运作方式相对中心化,公链竞争一地鸡毛,头部几条去中心化公链仍占据绝对部分的流量。但通过底层批量获取链上流量是趋势,而以太坊存在的问题限制市场发挥,币安必不会放弃在此领域的尝试。2020 年 9 月,币安重启底层布局,推出智能链 BSC,支持 EVM,兼容以太坊,支持跨链互通,并且和币安 DEX 完全打通。
2021 年 DeFi 市场始于以太坊,开年 DeFi 协议总锁仓量首次超过 220 亿美元,“流动性挖矿”等玩法带入超过 120 万用户地址,以太坊因 DeFi 爆发而显得拥堵,扩容方案不断优化。波卡因管理协作机制的创新获得最高的关注,生态项目多达 320 多个,同年使用币安智能链的项目数量 60 个。DeFi 赛道的重要角色已完成各自初步站位:
链(底层):Layer1:PolkadotCosmos (双链)、NEAR(分片网络)、Solana(PoH 时钟机制)、Avalanche(三链结构);Layer2:Optimistic、ZK-rollup 等
稳定币:DAI(加密资产抵押型)、USDT、PAX、Basis Cash 等
协议/应用:Compound、Aave、Synthetix、UMA 等
自动做市商(AMM) 即 Dex:Uniswap、Sushiswap、Curve、Tokenlon
DeFi 工具:聚合器(机枪池Yearn Finance、交易所聚合器1inch等)、预言机(Maker、ChainLink)、钱包(Metamask)等
加密市场因 DeFi 的热潮快速冲向牛市,也是交易所智能链纷纷加入战局的一年,DeFi summer 各主角已就位。以太坊生态外溢,瓜分流量形成几大派系,以扩容为主的 Polygon;以机制创新为主的 Polkadot;以共识创新为主的 Avalanche、Near、Solana;以交易所为主的 BSC、OKExChain、Heco;
BSC 的第一个生态扩张会来了。更快的交易体验、更低的 gas 以及 Metamask 支持,AMM、借贷协议两个重点应用方首先向跑出龙头:PancakeSwap、Venus,剑指 Uniswap、Compound。围绕 BSC 生态能短时间内抓住 DeFi 的热点,在运作手段上,币安也下足功夫,在 1 亿美金生态基金下增设 MVP 计划,对开发者进行资助扶持;开展农民节刺激链上交互;通过 Dorahacks 组织全球黑客松挖掘生态项目;NFT 市场板块增速 NFT 和 GameFi 的销售。
由于 BSC 迭代和部署应用与以太坊相似,生态项目几乎以复制黏贴的方式迅猛落地,集结了 Dex、Swap、银行、机枪池、稳定币、保险、预言机等赛道项目,更吸引以太坊上的项目不断接入,后因支持 GameFi 迅速火热的趋势,接棒 DeFi 市场热情。
以太坊的拥堵是最精准的切入口,加之 Layer2 的不成熟,公链生态发展速度慢,其他交易所的品牌效应弱,让币安找准加速时机,DeFi 这一轮的弯道,币安通过规模化作业,形成势不可挡的趋势,加密乐高的狂欢基于 BSC 气氛拉满。
BNB 不再是最初的交易所代币,其已发展成与其他公链代币一样流通于整个区块链生态,甚至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币安生态内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应用场景包括但不仅限于:在币安交易所内使用 BNB 作为交易手续费;用于支付交易 Gas 费;用于参与链上治理;为 BSC 链上生态包括数百个 DApp、协议和游戏提供交易支持;参与币安生态,如在 Launchpad 的 IEO、在 Launchpool 的质押、Binance Charity 的捐款等;通过 Binance Pay/Binance Card 在线上线下上千个消费场景进行支付。
经过不断扩展,BNB 已成为市场第四大加密货币:总市值超过 360 亿美元,市场流通量超过 1.5 亿枚,持有 BNB 总地址数超过 1 亿个,价格也从首发的 0.1 美元发展到当前的 237 美元。
抓住 FTX 资产安全漏洞,一击绝杀竞争者
2022 年下半年,刚经历了一场行业黑天鹅事件的加密市场,还没从上一场崩盘余震中缓过来,便再次迎来当头重击 — — FTX 这一全球第二大 CEX,在全球加密界瞩目中宣告破产。FTX 作为彼时币安最大的竞争对手,在短短数日内,从山顶坠入深渊。伴随着 SBF 加密帝国的崩塌瓦解,SBF 跌下神坛,加密圈迎来雷曼时刻, 币安登顶。
2022 年 11月 2 日,Coindesk 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 SBF 旗下的加密货币交易公司 Alameda Research 的大部分净资产由 FTX 的平台代币 FTT 及 FTX “控制”的代币组成,而公司 80 亿美元的负债中,有 74 亿美元是实打实的美元负债。这意味着,FTX 和 Alameda 之间不仅存在异常的密切关系,一旦这些代币在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缺和价格波动问题,连着均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Coindesk 的这篇文章成了整件事情的导火索,而在接下来的几天,CZ 利用该漏洞对 FTX 的迅速出击,加速了 FTX 的死亡。
11 月 6 日凌晨,名为 Autism Capital 的推特用户表示,币安将其账上剩余 2300 万枚 FTT 转移至交易平台似乎在准备出售。消息传出后迅速发酵。6 日晚, Alameda CEO Caroline 否认「Alameda/FTX 将资不抵债」传闻,随后 CZ 发推表示由于最近曝光的消息,Binance 决定清算其账面上所有剩余 FTT,FTT 价格迅速从 24 美元附近下跌至 21 美元附近。虽 Caroline 紧急发文想降低二级市场的影响,但当天近 10 亿美元资产从 FTX 和 Alameda 的相关钱包地址流出。CZ 多条推特嘲讽,KOL 及社区的质疑和“围剿”下,SBF 的说辞显得苍白无力。
Luna 崩盘的余波还没彻底散去,用户根本无法承受掌握着大量用户经济命脉的头部交易所倒塌的后果,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大量资产持续从 FTX 转出,导致 FTX 平台资产储备迅速枯竭,FTX 系的 FTT、SOL 等币价断崖式下跌,并持续跌破关键价位。11 月 8 日晚,FTX 暂停了以太坊、Solana 和 Tron 上提款请求。随后没多久,SBF 和 CZ 就先后宣布币安将收购 FTX 的消息。11 月 10 日, 据 WSJ 报道,FTX 面临高达 80 亿美元的流动性缺口,随后币安官方发文表示,根据公司尽职调查的结果,以及最新相关报道,决定不寻求对 FTX.com 的潜在收购。FTX 暴雷直接引发了红杉资本、淡马锡、老虎环球、软银集团、Paradigm 等投资机构大规模损失,与 FTX 有联系的许多平台遭遇流动性危机,加密货币市场整体下跌,而原来属于 FTX 的大量用户涌向了币安。
至此,这场大战基本成定局。如果说此前 CZ 的出击起到的更多只是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在宣布收购 FTX 后又在关键时刻收手则给了 SBF 致命一击。从客观角度来看,FTX 的资金安全问题即便在当时没有暴雷,或许也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以同样的情况出现危机,CZ 恰好在币安自身业务过硬的前提下,对对手完成了猎杀。
实际上,CZ 和 SBF 的恩怨早已由来已久,双方经历了从盟友到朋友再到敌人的不同阶段。CZ 与 SBF 的斗争除了源于业务和生态布局上的冲突与竞争,更有说法认为双方的斗争实际上是各自所代表的势力/利益集团上的碰撞。SBF 塑造了华尔街白人精英形象,其所代表的是以华尔街为主的传统金融势力,而 CZ 则代表了一股新兴、非美国官方青睐、由少数族裔(华人)主导的加密力量,以全球化思维构建自己的加密帝国。
回顾整个过程,CZ 从始至终都展现着从容不迫。同样作为头部交易所,掌控着大量用户的命脉,在市场对 FTX 进行讨伐时,币安无法置身事外 CZ 不会没有预期,但其依然选择果断出击,随后币安虽经历一定程度的反噬 — — 12 月 13 日,币安宣布暂时暂停 USDC 提现,市场恐慌加剧,在 12 月 12 日至 14 日之间,币安平台净提款达到了 60 亿美金。12 月 14 日,CZ 发称这一场大规模提款事件为「压力测试」,这“有助于为通过测试的交易所建立信誉”。这体现的是 CZ 对自身能力、对币安资金充足及对其能够“全身而退”的充分自信。这在随后涌向币安的监管和信任危机中得到部分验证。
合规约束难破,以身出局的过招
币安曾通过与全球当地政府或当地合规企业合作的来获取一段时间窗口期内的“合法身份”但仍因为没有当地合规牌照关闭了许多业务,合规的重锤是币安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留给它的时间不多,它必须在短时间内通过资本的累积和业务的完整性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加密帝国的护城河。
从 2017 年至今,币安通过外交、收购、联合投资、公益资助等方式,一直尝试在全球部分地区获取阶段性“部分合法”的身份。
2021 年 6 月份开始,在新一轮牛市如火如荼、DeFi summer 热潮引起资产被盗事件频出,全球监管趋于紧张局势,再加上中国政府颁布了史上最严的加密禁令,比特币及以太坊的算力处于全球迁移状态。另一边,二级市场 Meme 带动的 Fomo 情绪堆起了市场泡沫正逐步破灭,全球各类交易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币安也开始受到来自各国监管的压力。
随着全球加密监管形式的变化以及各个国家政策的逐步规范,合规风险仍伴随着资产管理不透明、市场信心打击、全球独立国家政策抵制等问题让币安时不时面临随时关闭当地业务,新辟战场的危机。虽然币安做的已经币全球任何一家加密企业做的都好,全球化业务的展开使其避免单一国家的政策对全局产生覆灭性的打击,在加密周期里币安的营收在行业浪潮推动下水涨船高。
曾有人调侃道,CZ “建国”已经来不及了,可见币安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仍然是全球化合规。目前为止,这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来说都不是迫切性的问题,但对过去的币安来说是的,危险且痛苦。
BUSD,作为曾经市值突破 220 亿美元,跻身三大的稳定币退出历史舞台,币安已经开始向 SEC 服软。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币安突破合规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如此壮烈,乍看大跌眼镜,细想无懈可击。
关于 CZ 卸任、币安交罚款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这段介绍是对币安在取得全球和规划做出的努力致敬,也是对 CZ 作为加密巨头掌门人的致敬,他的清醒、果断、勇敢已经给币安谋得最稳定的路径。
币安的未来在哪里
一个以交易为落点,以智能链为吸流基础,以投资为造富手段,以合规为业务保障的全生态巨头在行业两轮洗牌中哗然形成。
我不会用“一鲸落,万物生”来形容币安,它只是结束了疯狂扩张的时代,与合规和解是用了 6 年多的时间窗口期造就了一个无法被终结的企业的里程碑节点,应用层爆发会跟币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币安的未来是个很大的命题,作者个人提出几个猜想。
猜想 1:币安未来会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大公司掌门人的决策失误
CZ 带领下,币安的决策一直是“快、准、稳、狠”,行业变化快、生态小、船小,所以很多决策都是出自与 CZ 直觉下的决策,是强速度的决策,在这种决策下,业务动作变形并不影响整体战略。
但一旦加密市场变得更宽阔、行业体量变得更大的时候,Richard Teng 作为新任 CEO 他的性格和经历,带领币安往下走的能力会受到更多市场质疑,除非 Richard Teng 只是 CZ 在币安的一个对外发言人的角色。
如果管理团队信任关系非常强,问题会少很多,一旦决策不一致又没有那么相互信任,那对外的管理层绯闻甚至是决策失误,会非常影响整体品牌以及生态战略拓展,过去发展期的考验是对 CZ 的,那未来的考验,是对管理团队的。
团队人才的结构性空缺
整体市场的共识都是已应用层的爆发,未来拓展 Web 2 的流量往 Web3 转化,币安的团队在加密市场可能不年轻,但在整体金融、互联网领域都属于很年轻。这对每条业务线的中间层员工的市场运作能力与管理能力有非常大的考验。
虽然加密公司的总市值会高于传统公司,但并不影响内部业务的协作、流转、管理的问题会持续存在,利益与能力与业务的平衡,会比传统企业更复杂。对于传统人才的吸引(懂 Web3)、落地(用到 Web 2 的能力)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高级人才流失、核心部门的产能塌方、人力多的部门派系斗争、利益瓜葛廉政问题、共识不一致业务结果偏离,会伴随一直伴随币安,最怕光环褪去后一地鸡毛,老人念过去,新人嫌油腻。
猜想 2:币安下一阶段可能看重的赛道
存储 AI
存储赛道一直被认为是加密世界的最后一块拼图,AI 赛道的爆发式增长,应用层的爆发预期已逐步释放加密市场对存储需求。
如何整合算力、如何分配算力、如何管理数据、如何利用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是未来加密市场绕不开的话题。
Web2 业务模型的去中心化金融玩法
GameFi、SocialFi 仍然是流量活跃的主力,但 Web 2 领域里可能有更多可以挖掘的资产标的,如果对未来加密市场的资产产生影响,这些 Web 2 的标的可能有以下标签:高频交易、低交易金额、单个用户的长交易周期。这些资产主要沉淀在社交影响力、内容创作、版权、休闲游戏、IP衍生领域。
加密投资逻辑在该领域逐渐弱化,Fi 化的孵化和服务型业务有非常大的空间。
传统金融过渡的合规基建
未来几年,最起码是下一轮,会有更多的传统企业入局加密市场,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金融会向传统普及,股票市场、法币市场、传统资产市场的融合会增加加密市场的总体体量。
围绕传统金融(资产、资金)往加密市场过渡的问题,合规的基建重要的建设方向和解决方案,钱包、数字身份、结算体系、支付体系或将因大流量涌入而出现更多新的业务形态。
结语
虽然区块链的世界是以去中心化的精神吸人各类人才投身于此,但行业发展早期,在很短的周期窗口内,中心化机构的统一运作方式是最具有规模效应的。未来十年,很难会再出现能从零开始在短时间内构建一个集资本、资产、流量、品牌、影响力于一身的巨头企业。
今天的区块链世界已逐步向现实靠拢,逐步进入一个理性接轨的状态,随着区块链产业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核心占位赛道的迅猛发展,那些狂暴激情的造富神话已很难再被复制,市场内竟的格局也无法再现当年辉煌。
面向未来,任何一家区块链企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获取 Web2.0 的有效流量,这使得仅靠单一的创意和简单的组织架构无法再取得大格局上的成功。认知、理性、专业会成为很重要的行业生存法则,在下一轮牛市到来之前,市场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大部分机构是没有答案的。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没有采访币安的高管及核心业务线的员工,也未曾采访曾经的币安成员,无从了解他们在币安发展的过程里起到什么作用以及他们对币安的看法。
所有的内容均来自公开资料的筛选和梳理,其中包括币安官方公告、区块链媒体的报道、专业区块链数据公司的数据呈现、中文/英文的自媒体推特、曾与CZ打过交道的区块链老人的公开发言及其他行业媒体的年报等汇总文章;
查阅近 100 万字的资料,根据从业几年的相关记忆,系统梳理 2017 年开始的加密市场发展轨迹,与币安自身发展 6 年做对比与结合,零零总总,共写了 3 个多月,却觉得恍如隔世。
所以这篇文章仅仅只是作为币安外部人员管中窥豹分析总结,希望有机会能在 CZ 卸任后采访到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澳鸟-全球资讯平台 » 未来十年 加密行业再无第二个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