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鸟视频-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奥鸟资讯平台
做最好图文看天下生活新闻网
首页 > 更多 > 图文资讯

揭秘|给《独行月球》“造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905电影网专稿 如果给今年暑期档找个关键词,首先提名,“探索”。《独行月球》票房即将突破22亿,开心麻花打破了大众对科幻电影的常规认知,以“科幻+喜剧”的形式,既融合了团队的典型风格,又不失对科幻题材的突破。


就连导演张吃鱼在我们采访中,都坦言,“所有的拍摄对我而言,几乎都是新的尝试。”



无独有偶,耗时7年制作的电影《明日战记》,直接在宣传中,打出“中国第一部科幻机甲爽片”的标签。总监制、主演古天乐不止一次感叹,做这个很难,而且整个是中国自己的特效团队。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中国团队更是首次在现场使用实景虚拟拍摄的方式,完成了栩栩如生的“莫扎特”形象。


很多的“第一”,无数的“突破”,通过大银幕呈现,在观众眼里,那是比往常光影魔术师,还要高阶的展现。但或许在特效团队看来,背后是一串串编码的设计,又或是一次次技术的攻克。



有过《流浪地球》,有过《刺杀小说家》,这个暑假《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明日战记》,集体又一次用近乎完美的特效,给观众“好看”。


如果“莫扎特”遇上“金刚鼠”


“莫扎特”的成本堪比一部中小成本影片,“金刚鼠”为了真实还原袋鼠,单后期就制作了5000万根毛发……


只是这些数字角色背后的故事,早已是热搜上的关键词,只是在这些数字和量级背后,实则有更多不一样的技术故事。



5000万根毛发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刺杀小说家》中的“赤发鬼”,是首次中国团队自主完成的数字角色,它的毛发超过90万根,单帧渲染超16小时,而袋鼠则在20小时以上。



《外太空的莫扎特》视效总监李帅和《独行月球》视效总监张帆均来自MORE VFX,团队此前参与了《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等特效巨作。


两个项目近乎并行,前后都花费了2年时间,但相似的时间,背后却有着不同的动机。


《外太空的莫扎特》实景虚拟拍摄不易,虽然在好莱坞早在10年前,就以这种技术拍摄了《泰迪熊》等影视作品,但在国内,这仍是空白页。


“针对这部电影,我们搭建了一套现场实时和演员可互动的动捕拍摄系统”,李帅谈到。



这种方式之下,现场就能契合演员和数字角色之间情绪互动。前期的保证,“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我们动画环节对‘莫扎特’的制作的时间。”


“莫扎特”的设定是毛绒玩具,团队前期根据设计好的实体产品,进行了长达3、4个月的毛发测试,保证它在电影中做出各类动作,引起的毛发律动,是符合现实的物理反应。



但“金刚鼠”设计不止于此。袋鼠是现实中的生物,观众对此并不陌生,“团队完全是按照它真实的骨骼、肌肉、筋膜、皮层,最后到毛发(抠细节),一层一层都是需要抓到位的。”


虽然5000万根毛发已是近期宣传中老生常谈的数字,但其背后,更细致的还有“这些毛发的分布,到走向,甚至光泽、纹理、软硬等细节”。


而单袋鼠的静态效果,团队就根据不同姿势,“前后花了11个月”。



不仅如此,对于“金刚鼠”的气质,让张帆团队纠结了很久,“它是写实的形象,但剧情是喜剧,我们不能把它做得太实,它可能就没法完成表演,如果是做拟态,很可爱或者凶猛,那就(和电影)割裂了。”


团队反反复复调整,终于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也会感叹,如果还有时间,还能做到更好。



实时动捕的情况下,动捕演员能较快根据对手演员的表情给出合适的反馈,但《独行月球》完成虚拟拍摄之后,沈腾仍需对绿色模型进行交互表演,“人的表演就得需要在我们设定的范围以内完成。”


路阳导演曾在《刺杀小说家》采访时坦言,虚拟拍摄能完成电影的预演,正式后期拍摄,能依据此进行更多的创作,比如说一定的表演微调。


但像沈腾这种现场有不少灵感火花的演员而言,可能就需要克制一点,特效团队也会在现场,根据后期的考量,对演员提出一定的需求。当然,在某种限定范畴中进行表演,也意味着演员需要更精准的演技。



面对这种这种“限制”,我们提出了一种猜想,如果金刚鼠的拍摄也是进行实时动捕,是否能规避这一问题?


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面对不同项目,创作者仍会找到相对更精准的方式。


环境“造假”进行时


不管是“莫扎特”也好,还是金刚鼠,这些数字角色的难度,肉眼可见。对于一部影片而言,它们是重点,同时也只是一部分。


《独行月球》虽然是科幻喜剧电影,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地方,但整体还是要考虑到月球实际的物理状态,“我们可以参考(的案例)很少,即便市面已经上映的影片,数量也不多。我们自己之前也没有碰见在真空环境下表现的效果,比如说车开起来之后,月尘在真空低重力下是什么效果。”



张帆和团队只能一遍遍模拟,找来各种相关的科教纪录片研究,“尤其是以前‘阿波罗号’真实登月的内容,其中有一部就是当时他们登月之后,在月球上开车,月尘是怎么被搅动起来,怎么落下的。”


但这些资料清晰度并不高,团队并没有就此照猫画虎,而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最终在成片中,让观众通过大银幕,体验沉浸在月球中的感受。



如果说月球环境是相对写实的,那么《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天马行空,更需要背后艺术家的描绘。


声音是无形的,但陈思诚导演希望能把它视觉化,“声音在空气里是以波状传播的,强与弱都会对波的形状产生不同变化,我们就从这一点出发去设计。比如一只鸟扇动翅膀,在空气中产生声波,撞到那个建筑上,然后再反弹。”



李帅和团队前期进行了多达十余个版本的测试,最终,事无巨细地通过一条条波纹,让观众看到这座城市的声音。


《外太空的莫扎特》毕竟不是科教片,不能把这些细节做得过于呆板,“我们根据小天对天文的爱好,让声音进入耳蜗之后,通过艺术化处理,有种螺旋星云的感觉,然后才慢慢让这些声波展开。”



匹敌好莱坞的进程


《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之后,加上暑期档这几部影片的技术摸索之后,更直接的问题摆在大众面前,如今中国特效团队的实力,是否可以匹敌好莱坞?“技术方面,没有问题”,李帅给出了很直接的答案。



但与此同时,更残酷的问题摆在面前,工业化进程尚未完善,以及技术平台的缺少,导致周期和成本仍是特效导演的问题关键。


当特效团队随着一个个项目的推进,积攒了不少技术,以及资产库的各类资产,但不同项目,始终以新的态度去面对。


《独行月球》在拍摄前期,沿用了《外太空的莫扎特》部分虚拟拍摄的技术,“但现场肯定有需要临时调整的地方,(技术沿用后,)我们能快速达到该有的效果同时,做出升级。”



电影《征途》提升了中国特效团队的动物毛发技巧,团队在《独行月球》中,“会有借鉴,但袋鼠是短毛,肯定会按照每个项目,单独去抠一些细节。”


每一次创作,都会在原有基础上摸索前进,即便是张帆和李帅正在参与的《流浪地球2》,虽然整体仍处于保密阶段,但可以透露的是,“又有很多全新的尝试”。


短视频/言寺、青果 文/青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鸟视频-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 揭秘|给《独行月球》“造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分享到:更多 ()
来源:1905电影网 编辑:青果、言寺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