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鸟-全球资讯平台

你的文章就是头条
日常生活指南分享
首页 > 医疗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什么,常见致病菌有哪些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细菌经血液传播感染骨组织引发的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治疗需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1. 病因分析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骨骼。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以上病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次之。新生儿常见B组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糖尿病患者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骨骼生长旺盛部位如长骨干骺端最易受累,此处血流丰富但血管结构特殊,细菌容易滞留。

2. 典型症状

患者突发高热伴寒战,患肢剧痛拒动。胫骨、股骨等下肢骨多见,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婴幼儿表现为烦躁拒食,肢体假性瘫痪。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加快。X线早期仅见软组织肿胀,2周后可能出现骨质破坏。核素骨扫描和MRI可早期确诊。

3. 治疗方案

静脉抗生素治疗至少4-6周,首选耐酶青霉素如萘夫西林,过敏者改用克林霉素。MRSA感染需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手术治疗包括钻孔减压、开窗引流和死骨清除。术后持续灌洗2-3周。辅助治疗包括患肢石膏固定、静脉营养支持。恢复期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

4. 预防措施

及时处理皮肤疖肿等感染灶,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外伤后彻底清创消毒,免疫力低下者避免接触感染源。儿童发热伴肢体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慢性骨髓炎。规范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及早诊断治疗预后良好,延误可能导致骨骼坏死、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出现不明原因骨痛伴发热应立即就医,血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精准用药。治疗期间严格卧床休息,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是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改。

分享到:更多 ()
来源:骨科 编辑:boheyiliao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